“微笑法官”微笑逐梦

2019-12-10 16:56:14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记得雷锋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是对人生价值的连环叩问,他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
        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她叫李璐,曾任寿县法院寿春法庭副庭长,在扎根基层的29年里,她不忘初心,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和满腔的热血默默地奉献给了审判事业,她牢记使命,用信念和担当在法律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29年来,她累计办案2800余件,无一错案、无一上访。她积极乐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两袖清风!曾获得过“中国好人”、“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人们亲切地称呼她为——“微笑法官”。
        她是两次患癌仍带病工作的“微笑法官”。
        癌症,在常人看来是多么可怕的字眼,但当它两次降临在同一人身上时,“微笑”与“群众利益”是反击它的利剑,让它四散消弭。李璐常说:“如果说法律是一座天平,天平的一头放着人民群众的利益,那另一头必然放着法官的良心,只有多一些良心,才能称得起群众的利益”。
        基层法庭案多人少,但群众利益经不起等待,加班加点便成了李璐的工作常态。由于长期劳累,李璐身患多种疾病,怕耽误工作,她一拖再拖。直到2012年的12月,病情加重身体再也支撑不住时,她才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查出患有结肠癌。接诊的医生埋怨她不要命了,为她紧急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庆幸的是手术很成功,把李璐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术后医生叮嘱她一定要好好休息,但一想到涉案群众企盼、焦急的眼神,李璐躺不住了。在休养没多久后,她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和大家一比一分案件、办案件,从不叫苦叫累。
        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加之休息不好。8个月后,李璐又被查出患有淋巴癌,这次不得不远赴北京进行化疗、放疗。每次化疗后李璐都呕吐不止,回到家一连几天咽不下一粒米、吞不下一滴水。每当看到妻子难受的蜷缩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样子,李璐的爱人便强忍着泪水把头转向了一边。十余次的化疗让李璐痛不欲生,一向坚强乐观的她竟对自己诅咒:“真的不治了,死了算了!”。可李璐心系群众、心系工作,心里放不下的太多太多,身体稍好点后,她又回到工作岗位上和同事们一起送达、开庭、接待当事人,用微笑面对着每一位群众,不知情的群众被她的微笑感染着,亲切地称呼她为“微笑法官”。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满怀深情。”为了方便群众,李璐经常走街串户,深入到田间地头,为群众排忧解难。不管是婚姻家庭类、债权债务类,亦或是权属侵权类纠纷,只要群众找到李璐,她都竭尽所能做到事实清楚、程序合法、说理明晰、裁判公正。
        在办理一起民事赔偿案件时,代被告前来应诉的病弱的妻子与先天残疾的幼子引起了李璐的注意:在庭审时,原告是滔滔不绝、义愤填膺,被告妻儿除了连连哀求便是静默……李璐没有简单的结案了事,而是深入的调查发现:这是起互相负有责任的打架纠纷。双方都有受伤,只是轻重不同,在经过李璐耐心的劝解之下,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原告同意被告只需赔偿医疗费用。案件虽了了,但李璐对当事人的牵挂却未放下,当得知这起案件的赔偿款还未到位,为了配合院里工作,刚刚化疗结束还在家休养的李璐不顾身体的虚弱,和同事们一路颠簸来到被告的家中:两间年久失修的破瓦房,家徒四壁的房间,甚至连一件像样的桌椅板凳都没有……如此触目所及的贫困景象让李璐潸然泪下,她二话不说把口袋里的两百块钱给了她们。回来后李璐多方努力、经过反复的劝说调解,终于做通了原告的工作,使其自愿放弃了这笔赔偿款。
        “我只是寿县法院乃至全国千千万万名法官中的一员,所做的不过是一名法官的本职工作,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面对当事人的感谢,李璐微笑着说。
        她是扎根基层二十九年的“无私法官”。
        忙碌,是法官的真实留影;操劳,是女性对家庭的无言奉献。李璐,这位普通的基层女法官,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责任。作为审判员,她个人要承办大量案件,要对自己审判的案件质量负责;作为副庭长,她要为同事们承办的案件把关;作为妻子、母亲,她要为家庭与孩子操劳;作为女儿、儿媳,她要尽孝父母、公婆。李璐的老家在炎刘镇偏远的双枣村,兄妹五个,李璐最小。父亲过世得早,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兄妹五个拉扯大,哥哥、姐姐都陆续成家立业了,可母亲的身板儿也累弯了。李璐在上学时就暗自承诺:一定要把所有的孝心回馈给母亲!为了这个无声的承诺,李璐一直默默付出着。十几年前,她和爱人商量,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早晚好有个照应,远在乡下,天天惦记着,怕影响工作。就在李璐病情确诊前后,老母亲不幸摔了一跤,腿折了,90高龄的老人承担不起手术的风险,要做保守治疗。这让李璐付出的精力就更多了,一边要向老人保守秘密,一边要精心照顾着母亲,直到老人去世还以为自己的宝贝女儿健康着呢!家里发生的一切,还有一个人也在默默承受着,那就是李璐渐渐长大的儿子,从小顽皮的他,高三那年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后发制胜,考取了理想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家的那天,祖孙三代都哭了:风烛残年的外婆太激动;忍痛担当的妈妈很欣慰;渐渐懂事的儿子很心酸……
        为了治病,花光了多年的积蓄,全家人节衣缩食。远赴北京治疗时,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费用,李璐夫妇一直精打细算,省之又省。从寿县去往北京,他们晚上赶到蚌埠,连夜转乘火车,天亮刚好到达北京进行化疗,当天下午化疗一结束刚拔掉针管的李璐来不及休息就又和爱人马不停蹄的往回赶,李璐爱人说:“之所以这样赶,就是想多省点钱,好给李璐用上进口的药”。漫漫2000多公里的路途里,李璐夫妇生死相依,她们笑过、哭过、痛过……坚强的用脚步丈量生命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了死神。
        而这些,李璐夫妇都从未向他人流露过,但细心的院领导还是谋划了几套方案,却被她一一拒绝了:党总支倡议捐款,被她叫停,说大家都不容易;院长出面请求医保部门特事特办,在报销比例上给予照顾,她也不答应,说咱不能破例,不然就等于搞特权;就连同事们探望时拿出的三五百元,也被她挨个退了回去。用李璐的话说,这毛病的花费就是个无底洞,治到哪儿算哪儿吧,不能为难组织,更不能连累同事……
        她是深受爱戴屡获赞誉的“优秀法官”。
        29年里,李璐用平心戒燥、与人为善、踏实工作的态度,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尊重。一位新来法院工作的同志说:“李庭长对谁都是笑嘻嘻的,要不是别人告诉我,我根本不敢相信她两次身患癌症,她的乐观精神感染了我,我要以她为榜样!”
        29年里,李璐发扬着“螺丝钉”精神,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再到法庭副庭长,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进工作者。“我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平凡的话语浓缩了李璐对法律事业最朴素的热爱。
        也许是乐观、坚强的正能量凝聚成强大的抗力,也许是得益于上苍的眷顾。近两年,李璐的病情相对稳定,除了例行检查,她每天仍在岗位上与大家一起工作。法庭的同志们都说“李璐就是个热心肠”。同事老方说,自己性子急,心里装不下事,遇到事情就容易激动,李璐找他絮叨:“咱基层法庭办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案子,情绪和态度很重要,切不可呈一时之气,而坏了法官形象”。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在办理一起离婚案件时,因为丈夫有家暴恶习,妻子无法忍受决意要离婚,但执拗的丈夫始终不愿放手。在案件调解阶段,李璐一遍遍的给当事人打电话,一趟趟的往当事人家中跑,对这位丈夫是苦口婆心的劝解,但效果甚微。当案件调解不成,在宣判离婚的时候,这个冲动的莽汉居然扬言:“我要让你哭都没眼泪!”他哪里知道,这时的李璐已是病魔缠身,她微笑着把宣判程序走完,交代完上诉权力后,重重地趴在审判台上,卷宗的最后一页至今仍留着她委屈的泪痕……
        病魔并没有因为我们的祈祷而停止对李璐的侵害,长期的化疗,她的头发几乎掉光了,爱美的李璐不得不带上假发,还是一如既往地面带微笑,说:“我这假发呀,就是为这身法官服定制的”,不论是强颜欢笑,不论是意念支撑,她对自己这份职业的热爱注定是与生俱来,并将伴随终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方能致远。李璐同志用对审判事业的热情与坚守,诠释了新时代法院人的担当与作为,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微笑法官”李璐将微笑着、微笑着逐梦!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我们将永远看到“微笑法官”的身影!(寿县人民法院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