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冻结微信账户 “老赖”现身主动还款

2019-02-26 14:43:07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近日,潘集法院执行庭依托“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依法冻结了8名失信被执行人的微信账户,迫使这些“老赖”主动现身,到法院还清了欠款。

        据了解,这8起执行案件均为2019年新收的案件。其分类涉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案件1件、离婚3件,婚约财产1件、劳务合同1件、民间借贷1件、金融借款合同1件。上述案件中,执行标的最小的一笔为2400元,最大的一笔为56524.26元,合计达244499.94元。上述8起案件均为涉民生案件。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优秀法院的潘集法院党组高度重视,指令执行庭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顺利将这8起涉民生的执行案件全部执行到位。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案件中被执行人李某,因交通事故致申请执行人杨某翔受伤,案经法院主持调解,李某投保的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杨某某4万元;李某分四次应给付杨某翔某共计8万余元,但是到期后,李某未履行还款义务,还玩起了“躲猫猫”。          

        3起离婚案件中,有两起涉及给付未成年婚生子女抚养费,均为调解结案,其中一起案件中,婚生子由母亲抚养,父亲每月支付抚养费1200元至孩子独立生活时止。另一起案件中,婚生女由父亲抚养,母亲每月支付300元至孩子独立生活止。一起婚生子女已成年的案件中涉及夫妻财产分割,男方需要一次性给付女方经济补偿6万元,已付2万元,剩余4万元分两次付清。在履行期限内,上述3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均未自觉履行给付义务。

        婚约财产纠纷案件中,男女双方经人介绍相识,双方举行了订婚仪式后,因发生矛盾均无结婚意向,男方诉至法院,要求女方返还彩礼10100元及金项链等彩礼。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女方返还彩礼10100元及金项链、金手镯各一只。判决生效后,女方便外出打工,杳无音讯,男方无奈,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劳务合同中,被执行人杨某训在承包潘集某村下水道工程期间,雇佣一农民邓某宝的挖掘机(包含人工工资)为其干活,双方经结算,杨某训尚欠邓某宝劳务费,扣除杨某训已支付的1万元,尚欠1.5万元。法院判决支持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但老板杨某训虽然服从法院的判决,但到期后不但不履行还款义务,还四处躲避。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张某矿和李某作为共同借款人与潘集一家商业银行签订了《“金农易贷·福农卡”个人最高额担保借款合同》,借款到期后,两名债务人均不还款,后法院依法判决张某矿和李某共同偿还本金及利息合计53103.26元。

        许多案件被执行人大都存有侥幸心理,认为钱不放在银行,法院就查不出来,拿他没办法。没想到,如今的法院可以冻结微信支付宝账户,令“老赖”们措手不及。

        随着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微信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大家常用的支付手段,而一旦微信支付宝等账户被冻结,生活将产生诸多不便。潘集法院利用各种科技手段,进一步压缩“老赖”的生存空间,让“老赖”们瑟瑟发抖,以推动执行案件顺利执结,给老百姓兑现“真金白银”。(潘集区人民法院  余占胜  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