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联再跟进 化解纠纷解心结

2025-10-29 16:59:45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10月23日上午,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田东人民法庭(金融法庭)“舜心·融益解”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融汇力量,权益保障,实质解纷”核心职能,成功调解一起一波三折的因当事人受伤引发的信用卡纠纷。调解结束后,被告代理人表示,被告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负担,安心接受治疗。

失而复联的“被告”

该起案件立案后,田东人民法庭书记员在庭前送达过程中发现,被告曾向原告表达还款意向,之后却突然“失联”,导致诉讼材料始终无法送达。书记员随即向银行反馈,经其客户经理核实,原来被告因意外受伤住院,这才导致了“失联”的误会。

成功送达案件材料后,被告表示自己无法到庭参加诉讼。承办人李法官深知如果简单以“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为由推进程序,不仅无法实质化解纠纷,反而会进一步加深矛盾,也不利于后续执行。

为此,他通过原告提供的线索联系到被告本人,耐心倾听其病情陈述与还款顾虑。沟通过程中,李法官一方面向被告普及“当事人因伤无法到庭可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的法律规定,消除其“无法出庭就只能被动败诉”的担忧;另一方面引导被告正视债务责任,再次确认其调解意愿,为后续纠纷化解奠定基础。

案件审理再跟进

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被告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准时到庭参与诉讼。李法官结合案件细节与前期沟通情况,认为该案的核心矛盾并非“被告恶意逃债”,而是“被告因伤病导致还款能力暂时受限”,鉴于双方均具备调解意愿,具备调解基础,遂主动引导双方移步至“舜心·融益解”调解室开展进一步工作。

在调解过程中,李法官灵活采用“背对背”沟通与“面对面协商”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既向原告说明被告受伤住院的客观困难,建议其从“实质收回欠款”的角度出发,适当放宽还款条件;也向被告代理人强调信用卡逾期的法律后果,提醒被告积极履行还款义务。经过多轮沟通,双方均表示愿意各退一步,约定完成银行对账后,次日到法庭签订调解协议。

化解纠纷解心结

次日,原告代表与被告代理人如约抵达田东人民法庭,在法院主持调解下,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原告同意给予被告6个月的还款宽限期,并减免部分逾期罚息及违约金;被告亦承诺在宽限期内分3期还清欠款,且每期还款金额均不低于约定标准。随着调解协议的签署,这起由当事人伤病引发的信用卡纠纷,在法、理、情的有机融合中得到实质性化解,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此次纠纷的成功调解,是田家庵区人民法院田东人民法庭(金融法庭)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缩影。今后,田东人民法庭将继续既坚守法律底线彰显法治“力度”,又兼顾当事人实际困难传递司法“温度”,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