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集实验区综治中心“5+N”工作法: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5-09-24 15:26:28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在社会治理的创新征程中,毛集实验区综治中心以“5+N”工作法为有力抓手,全面推进综治中心建设,为辖区的和谐稳定注入强大动力。“5+N”工作法,即毛集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信访局、区人社局、区建设发展局5家单位常驻办公,区教育局、区卫计局等N家单位实行AB岗工作制轮值办公,通过整合资源、协同作战,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与高效化水平。

整合资源,夯实治理根基。

曾经,毛集实验区综治中心受办公条件限制,难以实现“多中心合一”。经过深入研判,区工委政法委秉持“小而精”“小而全”、务实管用的原则,对毛集镇财政所旧址进行改造升级。如今,改造后的综治中心融合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格化管理服务等多个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行政复议、信访服务等多功能服务,成为运转规范、衔接有序、指挥高效的实战化平台。5家常驻单位与N家轮值单位同堂办公,极大充实了综治中心的团队力量,实现“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大效能。

多元共治,凝聚治理合力

区工委政法委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推动区综治中心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转变”。整合公安、司法、信访、人社、住建等相关部门职能,实行“指挥调度、研判分析、应急处置”一体化模式,达成风险隐患“迅速响应、闭环处置”,构建“一中心统全局”体系。联合区司法局和相关单位,成立13个行业调解委员会,进一步充实调解力量。通过不断优化矛盾纠纷处置流程,提升矛盾纠纷处置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让综治中心成为反映民意的“直通车”、提供综合服务的“便民台”、调处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网格管理,延伸治理触角

以网格为依托,毛集实验区坚持和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推进“警网融合”,将辖区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网格员们将工作关口前移、阵地下沉、触角延伸,抓早抓小,努力做到群众忧患早知道、热点难题早处理、邻里矛盾早协调、信访活动早反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闭环化解,保障治理成效

综治中心构建“预警+联调+回访”矛盾纠纷闭环化解机制,整合司法、公安、信访、行业调解等资源,搭建“一站式”调解平台,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受理、多元联调、全程跟踪”。对于每一起矛盾纠纷,从受理、分流、调处到督办、回访,都有严格的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妥善解决,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案例见证,凸显工作成效

在焦岗湖镇塘沿村,村民贺某根与邻居贺某烈的土地纠纷持续近五年,双方僵持不下。区工委政法委副书记胡焕玉高度重视,带队深入走访周边村民、核查土地确权档案、梳理镇村调解记录,精准定位矛盾焦点。随后,组织镇综治中心、村委会等多方力量开展联合调解,既依据土地确权法律文书明晰权属界限,又结合农村土地使用传统情理疏导。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共识,签订书面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这一案例生动体现了“5+N”工作法在实际运用中的强大效能,是资源整合、多元共治和闭环化解协同作用的成功实践。

毛集实验区综治中心的“5+N”工作法,通过资源整合、多元共治、网格管理、闭环化解以及不断创新拓展,为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了坚实的平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毛集实验区综治中心将持续深化“5+N”工作法,不断探索创新,为辖区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