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综治中心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谢家集区在矛盾纠纷化解实践中,深耕多元闭环解纷路径,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近期成功化解一起校园意外纠纷,正是该机制实战效能的生动体现。
纠纷缘起:校园意外引发多方僵局
校园安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意外却偶有发生。谢家集区某学校体育课上,陈某跳绳时未留意周边,不慎将跳绳甩至靳某腿部,致靳某失衡摔倒、牙齿折断。
虽伤情看似“轻微”,但后续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引发诸多矛盾。王某家长担忧治疗费用无保障,要求李某家长承担全部责任与费用;李某家长认为意外非故意造成,对“高额赔偿”存顾虑,不愿全额承担。双方就责任归属与赔偿金额各执一词,当地派出所多次调解仍无法达成一致,矛盾持续升级,还影响两名学生在校正常交往。
与此同时,校方与保险公司也因责任认定产生分歧:校方认为已投保校方责任险,赔偿应由保险公司承担;保险公司则提出需先明确事故责任划分,再按责任比例确定赔付范围,双方僵持不下,导致协商陷入僵局。多方矛盾交织,这起简单校园意外逐渐演变为难以推进的纠纷难题。
机制介入:构建多元闭环解纷体系
谢家集区综治中心了解到该起纠纷的情况后,高度重视。考虑到涉事双方均为未成年人,若进入诉讼程序,不仅会延长纠纷解决周期,还可能对孩子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依托综治中心矛盾纠纷闭环管理机制,启动多元化解程序。
为打破僵局,区综治中心迅速行动,组建“三方联动”调解团队,联合综治中心调解员、家事法官与法院派驻调解员协同发力。团队一方面耐心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监护人责任相关规定,明确各方法律义务;另一方面积极协调保险公司提前介入,厘清校方责任险赔付范围,切实消除赔偿顾虑。同时,以“同学情谊”“成长容错”为切入点,引导家长从“护子心切”的对立情绪转向“理性共担”的解决态度。
最终,调解小组联合多方现场核算伤情、预估治疗成本,制定出涵盖王某至18岁牙齿修复全部费用的“一次性赔偿”方案。通过保险理赔机制,有效减轻了涉事家庭的经济负担。这场仅用半天就完成的调解,终结了可能持续多年的纠纷,充分彰显了综治中心“一站式”解纷模式的高效与温度,为校园纠纷化解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
多元化解:柔性调解破解矛盾焦点
这起校园意外纠纷的高效化解,不仅是综治服务的生动体现,更是谢家集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闭环管理多元化解机制的成功实践。从“剑拔弩张”的争执对立,到“握手言和”的良性沟通,综治中心充分发挥了“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的核心作用,通过搭建“综治+法院+学校+保险公司”的多方联动平台,将行政资源、司法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机融合,形成了“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闭环解纷模式。
自2025年1月至8月,谢家集区综治中心依托该机制化解矛盾纠纷768件,化解率达99.35%;同时落实《谢家集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工作例会》制度,累计召开例会9次,聚焦网格治理、矛盾化解等领域,推动解决老旧小区物业、跨部门纠纷处置等难点问题88个,实现“会议议定--专人跟进--按时办结”的高效闭环。
谢家集区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多元闭环机制实战化效能,筑牢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的“终点站”,让平安建设成果更多惠及群众,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