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精细治理暖民心

谢家集区综治中心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2025-09-10 17:26:19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谢家集区综治中心以提升治理效能为目标,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协同为抓手,从“强根基、优服务、聚合力”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基层治理从“传统粗放”向“现代精细”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升级,用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个个治理成果,绘就了平安和谐、群众满意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党建领航:筑牢治理“红色根基”​

“党建是基层治理的‘根’与‘魂’,做实党建,治理才有方向与力量。”谢家集区综治中心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主线,以“红色引擎”激活治理全链条动能,让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党建引领始终是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确保每一项治理举措都锚定群众需求、贴合民生实际。​

为提效治理节奏,中心落实《谢家集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工作例会》制度。2025年以来累计召开9次会议,聚焦网格治理、矛盾化解等议题,解决老旧小区物业、跨部门纠纷等痛点问题,构建“会议议定—专人跟进—按时办结”闭环,让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

在基层治理队伍建设上,中心始终聚焦“红色引领”,以党员标准为标尺建强网格队伍,全力推动网格员从“治理参与者”向“先锋带头人”转变。2025年以来,全区35名专职网格员经组织培养发展为中共党员,22名政治素质硬、服务意识强的网格员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如今,“党员带头冲在前、骨干紧跟作表率、全员奋进提能力”的队伍建设格局已然形成,网格员们走街串巷,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充满红色活力。​

创新赋能:提升服务“民生温度”​

“以前小区排水堵了,得跑好几个部门,现在网格员上报后,3天就解决了,太省心了!”说起谢家集区综治中心的服务,唐山镇砂里岗小区居民赞不绝口。这背后,是谢家集区综治中心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不断优化治理方法、提升服务效能的生动实践。​

为了让治理更规范,谢家集区综治中心在区委政法委的统筹下,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出台人员管理制度、部门职责清单等文件,将中心打造成集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防范、公共法律服务、应急指挥调度于一体的“一站式”治理主阵地。目前,中心的特色工作做法及经验总结已有4篇被省级以上媒体收录,其治理模式不仅得到群众认可,更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谢家集经验”。​

矛盾化解是基层治理的重中之重。中心严格落实“每日排查、每月研判”机制,依托全区网格员力量,织密矛盾排查“一张网”。2025年以来,网格员累计排查矛盾纠纷768起,其中邻里纠纷369起、婚姻家庭纠纷151起。针对这些矛盾,中心创新推出“网格初调、社区又调、街道再调”的“三调”模式,成功化解纠纷763起,化解率高达99.35%。从邻里间的小事口角,到家庭里的矛盾分歧,都能在“家门口”得到妥善解决,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

协同联动:构建治理“共治格局”​

“以前办业务要跑好几个窗口,现在在综治中心‘一厅’就能搞定,太方便了!”近日,在谢家集区综治中心办理法律援助的市民王先生,切实感受到了“协同治理”带来的便利。​

为打破部门“单打独斗”的困境,中心推动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入驻,整合9个工作窗口,形成“1厅+N室”(群众接待大厅、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的服务布局,并实行“常驻+轮驻+随驻”机制,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行政复议、信访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彻底打通信息孤岛与数据壁垒。针对复杂矛盾,多部门更是联合发力,例如中心协调区法院、商会介入,成功调处4起涉企租赁纠纷,为企业经营营造了稳定环境,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在矛盾调解上,中心还创新引入“谢大姐调解”“好商量”“丁婕工作室”等品牌调解组织,通过“规范化流程+专业化团队+行业化处置”,精准回应群众各类诉求。8月,李郢孜镇村民因邻居违规建化粪池起争执,党员调解员第一时间现场介入,耐心沟通协调,最终促成邻居拆除违规设施、达成和解,用“柔性调解”维护了乡村和谐。​

行走在谢家集区的大街小巷,平安和谐的氛围扑面而来,群众的笑容里满是获得感与幸福感。谢家集区综治中心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让治理更有温度、服务更接地气,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谢家集、幸福谢家集持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