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 别气 别上火,综治中心为民解忧超带劲!

2025-09-02 17:03:09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生活里难免有“窝火”时刻:楼上漏水迟迟得不到解决,楼下商户噪音扰得人难眠,陌生链接可能藏着诈骗陷阱……在谢家集区,每当群众遇到这些闹心事、揪心事,谢家集区综治中心总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作为贴近群众的“服务驿站”,它始终带着温度履职,用耐心倾听诉求,用专业化解矛盾,用高效解决难题。无论是化解邻里间的小摩擦,还是防范身边的大风险,它都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别急别气别上火,综治中心为民解忧超带劲”成为群众口中的暖心承诺。

紧急拦截,守住群众“钱袋子”

“多亏你们拦着,我的钱差点就没了!”在谢家集区综治中心,一位先生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语气里满是后怕——就在几分钟前,他还差点把钱转到陌生账户,一场转账诈骗被及时“掐断”。​

事情发生在当天上午,这位先生攥着手机急冲冲闯进综治中心,屏幕上还亮着一条催款短信:“同志您快帮看看!这人说我欠了钱要还,可我根本没借过啊,打电话回去也没人接!”谢家集公安分局李警官立刻接过手机仔细查看,凭着丰富的反诈经验,瞬间识破了骗局:短信里的联系电话是虚拟号,话术全是“赶紧转款”的催促,这正是“退款诈骗”的典型套路!​

“大哥千万别转!这是骗局!”李警官当即拦住准备操作转账的先生,一边耐心讲解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一边展示类似案例的反诈宣传资料。看着资料里和自己遭遇几乎一样的骗局,先生恍然大悟,连连庆幸:“幸好来综治中心问了一句,不然辛苦攒的钱就打水漂了!”

作为基层平安建设“前哨站”,谢家集区综治中心常遇到咨询的群众,正是这份“多问一句、多查一下”的细心,成了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安全闸”。

解开疙瘩,巧化医患“堵心事”

“本以为这事得僵着,没想到这么快就理顺了!”在谢家集区综治中心调解室,魏女士舒展眉头感慨,一场皮肤病治疗引发的医患纠纷在此圆满落幕。​

2021年2月,魏女士因面部严重激素性皮炎,到某皮肤科门诊就医。双方约定,诊所收1万元“打包治疗费”,涵盖药品及后续诊疗,承诺治至康复。近期,魏女士病情复发,复诊时与诊所就后续费用起争执,又觉得当初费用偏高,遂选择求助。​

谢家集区卫健委接到反映后,第一时间协调医患双方到综治中心协商。调解人员当即联动驻点法律援助律师,剖析纠纷根源——双方当初未明确“直至康复”的范围及复发处理方式,导致认知偏差。找准症结后,调解人员一边疏导魏女士情绪,帮其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一边提醒诊所细化后续沟通条款。最终,医患放下芥蒂达成一致。

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正是谢家集区综治中心医调委作用的生动缩影。这里不仅有经验丰富的专业调解团队,还能快速联动法律援助力量,面对纠纷从不推诿拖延——先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再精准找到矛盾症结,最后合力探寻解决方案,让群众在闹心的纠纷里,切实感受到了基层治理的贴心与高效。​

清障上门,扫清楼道“拦路虎”

“可算能顺顺当当回家了,楼道里也不呛人了!”困扰小区住户多日的楼道废品难题,终于在工作人员的协调下解决了。

原来,程女士家住老小区,邻居最近总把捡来的废品堆在楼道里:纸箱子、塑料瓶摞得半人高,几乎占了大半条过道,她每天得侧着身子才能挤过去。更让她犯愁的是,天热时废品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有时还招苍蝇,好几次想跟邻居沟通,对方总说“暂时放放,过几天就卖”,可这“暂时”一拖就是半个多月。

实在没办法,王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谢家集区综治中心求助。听完她的倾诉,工作人员没耽搁,一边安抚她“您别着急,我们马上处理”,一边拿起电话联系社区和物业,当即上门处理。到了楼道,确实如此,杂物挤占通道,角落里还有些受潮的废品泛着霉味。工作人员敲开了邻居的门,一边向邻居解释楼道属于公共空间,堆放杂物不仅影响通行,还存在火灾隐患;一边帮着联系废品回收站,当天就上门收走,程女士笑着说:“这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了,综治中心真是帮咱办实事!”

不管是那些被及时阻断的诈骗,还是顺利化解的纠纷,亦或是恢复畅通的楼道,都彰显出了谢家集区综治中心“急群众之所急”的姿态,这不仅是综治中心履职的生动注脚,更勾勒出基层治理“为民办实事”的清晰轮廓。谢家集区综治中心就是这样,以群众需求为标尺,将专业与温度融入每一件民生小事,以专业高效的行动践行担当。每一次为民解忧的实践,都是对基层治理温度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