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超市”不一般

2025-08-11 17:22:56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在谢家集区,有这么个“超市”,不卖油盐酱醋,专“售”解难良方。你瞧,刚有人攥着皱巴巴的纠纷调解单进门,没多久就笑着跟工作人员挥手:“多亏你们,这堵心事儿总算理顺了!”这家“超市”,门道确实不一般。

定分止争: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

定分不易、止争尤难。​

“辛苦你们了!”“调解执行一次性到位,真是实质性化解了纠纷!”“案结事了,彻底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在谢家集区综治中心内,当事人纷纷向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这暖心场景的背后,藏着一段纠纷化解的故事。

事情要从一节体育课说起。李某跳绳时不慎将同学王某绊倒,导致王某牙齿折断。看似轻微的伤情,却因后续治疗周期漫长、费用高昂,引发了双方家长的激烈争执。双方就责任归属与赔偿金额多次协商未果,校方与保险公司也因责任认定存在分歧,让协商陷入僵局,矛盾不断升级。​

为打破僵局,区综治中心迅速行动,组建“三方联动”调解团队,联合综治中心调解员、家事法官与法院派驻调解员协同发力。团队一方面耐心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监护人责任相关规定,明确各方法律义务;另一方面积极协调保险公司提前介入,厘清校方责任险赔付范围,切实消除赔偿顾虑。同时,以“同学情谊”“成长容错”为切入点,引导家长从“护子心切”的对立情绪转向“理性共担”的解决态度。​

最终,调解小组联合多方现场核算伤情、预估治疗成本,制定出涵盖王某至18岁牙齿修复全部费用的“一次性赔偿”方案。通过保险理赔机制,有效减轻了涉事家庭的经济负担。这场仅用半天就完成的调解,终结了可能持续多年的纠纷,充分彰显了综治中心一站式解纷模式的高效与温度,为校园纠纷化解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

省时高效:多方联动治理,合力为民护“薪”

讨薪虽难、合力不难。​

“拖欠的工资终于有着落了,我心里的石头也彻底放下了!”拿到工资的那一刻,王女士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语气里满是释然。​

2024年,王女士来到谢家集区卧龙山路产业园做起木工活,踏实肯干的她本以为能靠手艺安稳挣钱,却没料到工程结束后,公司未结清工资。带着满心焦急与无奈,她走进了谢家集区综治中心的大门。​

群众的期盼就是行动的指令。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启动联动机制,第一时间联合区人社局组建专班,火速联系欠款公司负责人。一边说明欠薪的法律后果,一边换位思考倾听企业经营困难的实际情况,引导双方理性沟通。​

经过核对王女士的出勤记录,依据劳务用工合同逐条核算薪酬,在多方合力推动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2025年6月,拖欠的工资足额到账。

从求助上门到工资到账,这场护“薪”行动用高效联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劳动者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网格发力:守护万家安宁,服务群众“零距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平山路‘太古面包’门前的人行通道上,一根废旧电线杆一直挡在路中间,行人路过总得绕着走,老人小孩稍不注意就容易绊倒,太不方便了!”近日,谢家集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听到群众连连吐槽这一出行难题,当即将问题上报至谢家集区综治中心。​

这根废旧电线杆早已失去供电功能,却一直矗立在人行道中央,不仅挤占通行空间,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针对这根影响群众日常通行的“拦路杆”,中心迅速启动民生诉求快速处置机制,当即联系属地社区、物业及电力部门核查权属。经过多方核实确认,该电线杆移除责任归属小区物业。经调解,物业负责人当场承诺尽快处理,双方敲定“七日移除”方案:由物业协调专业施工人员,在一周内完成电线杆拆除、场地清理等工作。​

为确保承诺落地,网格员每日跟踪进度,及时向群众反馈整改进展。当网格员在微信群里发布“障碍已清除,道路恢复畅通”的消息时,居民们纷纷点赞:“刚反映的问题就解决了,综治中心办事效率真高,现在走路再也不用绕弯子了!”​

这根困扰居民多日的“拦路杆”被顺利移除,不仅还群众一条畅通无阻的人行通道,更用“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实际行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便民服务的速度与温度。

从校园纠纷的高效化解,到劳动者薪酬的足额追回,再到出行障碍的及时清除,谢家集区综治中心这个“超市”,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它用 “三方联动” 的专业力量定分止争,用 “多方协同” 的高效机制守护权益,用 “网格兜底” 的细致服务贴近民心。每一次调解、每一次联动、每一次响应,都践行着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的承诺。这里没有货架商品,却盛满了为民解难的真心;没有交易流水,却记录着群众满意的笑容,成为基层治理中最暖民心的 “解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