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六尺巷”故事 温情化解邻里积怨

2025-08-08 10:16:59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近日,毛集公安分局焦岗派出所快速响应群众求助,成功化解一起邻里多年积怨,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赢得辖区群众广泛赞誉。

一时冲动毁水池,牵出多年烦心结

2025年7月24日,焦岗湖镇乔口村村民韩某来到焦岗派出所,称自己修筑的水池被邻居杨某砸坏,求助民警前往处理。值班民警与辅警立即赶赴现场,经了解,杨某多年前外出务工,此次返乡后发现自家围墙根部多了个深水池,得知是邻居韩某所修,联想到两人早年因出路问题有过纠纷,便觉得韩某是故意为难自己,一时情绪激动砸了水池。

共用出路起积怨,多年纠纷难平息

据悉,韩某与杨某系近邻,日常共用一条出行通道。早些年,杨某院内的污水长期排到这条共用出路上,给韩某出行带来不便,双方由此产生矛盾。2021年,杨某修建院墙时,又在墙外围用石子包裹,占用了出路六七十公分,进一步激化了冲突。期间,村委会与派出所多次介入调解,均因双方互不相让而未能达成一致。2022年,政府统一推进污水管网建设,村干部曾协调二人在出路处铺设管道,以解决杨某家污水排放问题,但因积怨较深,双方都不愿配合,后杨某一家外出务工,矛盾暂时搁置。

典故帮助融坚冰,心结解开释前嫌

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派出所领导高度重视,带领民警、调解员联合村干部在乔口村委会组织调解。起初,双方态度都比较强硬:杨某认为韩某修水池是想破坏自家风水,韩某则觉得杨某占用路面、排放污水影响自己出行,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为打破僵持局面,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从邻里相处的情与理入手,讲述了安徽桐城“六尺巷”中“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分又何妨”的典故,阐释“谦和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经过反复沟通引导,双方逐渐放下芥蒂,均坦言此前因误会和赌气加剧了矛盾,也对“让一步海阔天空”有了更深体会。

握手言和化积怨,近邻情谊重归好

最终,在派出所、村委会及调解员的共同见证下,双方达成一致:由村委会协调为杨某家铺设污水管道,解决污水排放问题;杨某拆除占用公共出路的围墙外围部分;韩某自行拆除围墙根部的水池。两人握手言和,这场持续多年的邻里积怨得以彻底化解。

此次矛盾化解,不仅凭借“六尺巷”故事传递的传统智慧弥合了邻里裂痕,更彰显了基层治理中“情理并用、德法兼施”的实效。正如“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训所言,和谐的邻里关系是社区安宁的基石,而每一次矛盾的妥善化解,都是对“和为贵”文化基因的生动践行,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注入了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