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近年来,毛集实验区工委政法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务实管用、具有毛集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着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防范化解辖区政治安全、公共安全、社会治安、重大矛盾纠纷、网络安全等风险,实现信访和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强基固本,打造基层治理“硬核堡垒”
区工委政法委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防控,积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基于原毛集实验区综治中心办公条件限制,无法实现“多中心合一”的目标,经过研判分析,区工委政法委秉持“小而精”、“小而全”、务实管用的原则,整合闲置资源,对毛集镇财政所旧址进行改造升级。改造后的区综治中心融合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格化管理服务等多个中心,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行政复议、信访服务等多功能服务,形成运转规范、衔接有序、指挥高效的实战化平台。采取毛集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信访局、区人社局、区建设发展局5家单位常驻办公,区教育局、区卫计局等10家单位实行AB岗工作制轮值办公,充实综治中心团队力量,以同堂办公形式实现“一站式”化解的最大效能。目前,区综治中心已能实现高效、有序运转。
多元共治,厘清中心工作“职能空间”
区工委政法委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推进区综治中心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转变”。整合公安、司法、信访、人社、住建、教育、卫计、妇联、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职能,实行“指挥调度、研判分析、应急处置”一体化模式,实现风险隐患“迅速响应、闭环处置”,达成“一中心统全局”体系。联合区司法局和相关单位,重新调整或成立物业、医患、交通、婚姻家庭、商会、土地、知识产权等13个行业调解委员会,邀请省人大代表、县级人民法院陪审员董标进驻综治中心,进一步充实综治中心调解力量。通过不断优化矛盾纠纷处置流程,提升矛盾纠纷处置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将区综治中心打造成反映民意的“直达车”、提供综合服务的“便民台”、调处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实战运行,织密矛盾化解“一张网”
面对基层矛盾复杂多元的挑战,区工委政法委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理念,构建“预警+联调+回访”矛盾纠纷闭环化解机制。整合司法、公安、信访、行业调解等资源,搭建“一站式”调解平台,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受理、多元联调、全程跟踪”。以网格为载体,坚持和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推进“警网融合”,将辖区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将工作关口前移、阵地下沉、触角延伸,抓早抓小,努力做到群众忧患早知道、热难点问题早处理、邻里矛盾早协调、信访活动早反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24年累计排查矛盾纠纷493件,调解490件,化解成功率达99.39%。
从“治理末梢”到“服务前哨”,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区工委政法委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服务不缺位”目标,不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书写平安毛集建设的时代答卷,让和谐之花在基层绽放得更加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