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近日,田家庵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陶之娟在田家庵区综治中心敲响了速裁快审的“第一槌”,一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在此得到了高效且圆满的解决。
2025年1月6日,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在田家庵区委政法委的统筹协调下,积极入驻综治中心,与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打破以往单一依靠司法审判解决纠纷的局限,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解纷网络,按照“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要求,科学设立“接待窗口”,构建“登记分流—多元解纷—速裁快审—宣传保障”全链条解纷机制,切实为群众提供经济、高效、规范、便捷的“一站式”司法服务,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与社会治理的效能。
当事人在进入综治中心后,由接待窗口工作人员统一接待,通过分析研判,实现纠纷精准分流,由派驻综治中心的专业调解员当场进行调处。
调解成功的,及时出具调解协议;调解失败的,由接待窗口工作人员将相应诉讼材料回传至法院本部立案庭进行立案。
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适宜先行调解的案件导入先行调解程序;调解仍不成功的无缝衔接司法程序,符合条件的案件,当即在综治中心的“舜心法庭”开庭审理,形成“调解优先、诉讼随后”的解纷闭环,极大提高了纠纷化解的效率,让群众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受理该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后,立即委托了与综治中心招募的特邀调解员对双方展开调解,但由于争议焦点较多,调解未果。调解员将情况反馈至驻区综治中心法官后,驻点法官随即与调解员进行了对接,判断该案基本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可以直接在综治中心“舜心法庭”开启速裁快审工作,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随即组织开展了庭审工作。
庭审结束后,陶庭长并未简单地一判了之,而是结合双方争议焦点,再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解。从情、理、法等多个角度出发,耐心地为双方当事人分析利弊,释明法律规定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并且当场给付完毕,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
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彰显了“法院+综治”多元解纷和速裁快审机制的显著优势。速裁快审模式不仅提高了司法效率,缩短了案件审理周期,让当事人能够快速获得公正的结果,而且在调解过程中,注重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将多元解纷、先行调解、开庭审理与庭后调解有机结合,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体现了司法的温度和人性化。
下一步,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将继续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全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的新工作机制,也将进一步实现纠纷化解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治理”转变,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升级,切实发挥法院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