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近年来,田家庵区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三级综治中心(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切实将综治中心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高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期盼,为现代化幸福美丽田家庵建设实践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整体规划布局,建强“一站式”受理“新阵地”
“到这里办事实在太方便了,不用东跑西问,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很多事项都可以一起办好。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很好、很热情,真的是进一扇门,解万般愁呀。”在田家庵区综治中心,居民王先生一站式解决了困扰他数月的某劳动纠纷烦恼后开心地说。
2025年1月升级改造完成后的田家庵区综治中心(一站式矛调中心)以全新的工作模式和优质的服务投入实战运行。平台融合化。整合各类社会治理资源,汇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人民来信来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行政争议化解中心“5个中心合一”,办公面积约1000平方米。同时,按照“3+6+1+N”(3个接待大厅,6间特色调解室,1间临时法庭,心理咨询室、城市书房等多个功能室)模式为班底,积极推动法院、公安分局、司法局、人社局、信访局等近20家单位常驻、轮驻,切实让群众“进一扇门、登一张网、解万般事”。功能集聚化。聚合政法、行政、第三方力量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法律援助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治中心,3个接待大厅科学设置14个接待窗口,有序接待不同需求的来访群众。内部设置包括巾帼、玉帛、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在内的6间专业调解室,主要负责涉各相关领域的举报投诉、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及信访事项接待工作;专业心理咨询室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开展心理疏导,在化解矛盾中实现事心双解。舜心临时法庭则有效简化了传统诉讼的复杂流程,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服务,全面满足信访维稳、矛盾调处、司法服务、社会治理法治化等需求。服务优质化。由区委政法委统筹协调,择优配强,精准培训,打造一支汇集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妇联、人社等近20家单位的30余名专业人员的综治骨干力量,同时,按照“分类分级、定人定责”原则,制定“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流程图,推进各类诉求直诉直办、即诉即办、限时办理,印制各类宣传册、事项办理指南10余类,切实为群众提供日常接访、法律服务、纠纷调解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真正搭建起直面群众、解决诉求的“综合服务部”。
健全完善机制,构建“一揽子”调处“新格局”
2025年2月17日下午,一桩关于收取停车费用的物业纠纷在区综治中心物业管理专业调解室由区房管中心、国庆街道等多部门共同调解下得以圆满化解,物业公司与业主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此次矛盾的快速化解不是偶然,而是田家庵区综治中心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健全职责任务、化解流程、考核评价体系,真正实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践成果。规范职责任务。制定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工作职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运行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等入驻单位职责事项清单,优化常驻部门入驻人员职责任务,进一步强化业务协同,提升综治中心统筹能力,以最大化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做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规范化解流程。制定《区级综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流程规范》,采取“平台‘吹哨’、部门报到、集中受理、分流指派、跟踪督办、化解销号”全流程闭环工作模式,开设热线电话、网络平台(如政务APP、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投诉入口)等线上通道,确保群众能通过多种方式反映矛盾纠纷。大力推动“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警调对接”“复调对接”等各项工作机制的融合对接,提高矛盾纠纷联动处理质效,依托“淮南e治理”平台,形成部门联动、无缝衔接、信息共享、矛盾共调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工作机制,确保对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及时介入、及时调处、及时化解。规范考核评价。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全过程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受理—研判—吹哨—调处—结案—回访—考核”闭环处置流程,定期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通报,倒逼相关单位第一时间排查、受理群众纠纷,第一时间运用“吹哨”权力化解纠纷。同时,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对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效激发各单位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调动多元力量,探出“全链条”化解“新路子”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家过这个年了!”2025年1月13日,恒大御府项目农民工工人代表沈先生与陈先生来到区综治中心,满怀感激的说道。随后将两面绣着“切实为民办实事、心系群众一家亲”、“为民办实事、急群众所急”的锦旗递到区治欠办驻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手中。原来,有30名左右农民工因恒大项目被拖欠工资30万左右。于是,沈先生与陈先生作为农民工代表便来到区综治中心“讨说法”。区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区治欠等部门协调解决。因涉及人数多、班组杂、欠薪金额较大,区治欠办工作人员10多次穿梭于项目方、劳务公司、农民工之间,最终在2025年的新年到来之前,成功让农民工兄弟拿回了属于自己的辛苦钱。
如今,在田家庵区综治中心,矛盾调处化解已成为日常工作的常态。据悉,2025年1月份以来,区综治中心共接待来访事项230件,化解114件,接待公开接访讨薪群众113批次,帮助1520余名劳动者讨回工资3510万元,群众赠送锦旗7面。
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田家庵区充分发挥多元参与、预防为主、全力调处机制作用,真正做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提升前端“感知力”。充分发挥全区614名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多层次摸排网格内婚恋家庭、征地拆迁、邻里关系等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同时,通过“三官一律进社区”、“警网融合+”等活动,组织政法干警深入基层一线,问需、问计、问情,全息感知基层矛盾隐患,并通过“淮南e治理”平台上报风险隐患数据,切实从排查、化解、稳控、强基等各个环节精准发力,持续提升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水平。2024年以来,网格员排查、上报各类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事件86194条,流转到职能部门306条。提高问题“处置力”。实行“简单矛盾现场处理、复杂矛盾中心组织联调、疑难矛盾分管领导包案化解”的递进式化解模式,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线索,组织有关单位深入研判社会治安风险隐患态势、特点、成因,制定针对性稳控措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矛盾感知“前哨”和纠纷化解“末梢”功能,将更多的法治力量投入到引导端和疏导端,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提振矛盾“化解力”。以综治中心为中心枢纽,坚持“应调尽调、能调尽调”,充分发挥行业调解组织、特色调解室以及相关单位常驻轮驻人员等多元力量在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服务重点人群管理、服务大众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调解处置初信初访矛盾、疑难矛盾纠纷,积极构建多元参与、各司其职、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彻底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基层,有效提高治理效能,筑牢平安稳定根基。
“下一步,田家庵区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打造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解纷“桥头堡”,以综治中心为载体,凝聚多方合力化解矛盾纠纷,逐步构建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行、高效化服务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绘就新时代“枫桥经验”田家庵新“枫”景。”田家庵区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