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法院执行工作,是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关口。近日,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以“执行不停歇、为民不打烊”的担当精神,周末跨市出击,成功化解一起长达五年的债务纠纷,既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为被执行人争取了履行空间,彰显了司法力度与温度并存的执行理念。
案情回顾:百万借款引纠纷
2015年,被执行人赵某因经营粮油生意资金周转需要,向申请人周某借款140万元,约定于2017年还清。借款到期后,赵某仅偿还部分款项,剩余本息合计60余万元一直未履行。周某多次催讨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对赵某财产展开调查,但因赵某长期在外躲避执行且名下无显性财产,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周末出击:跨市拘传促履行
就在近日的一个周末,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执行110”的干警们像往常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一个报警电话响起:“我知道赵某在合肥的某处,我申请执行!”
执行干警火速出击,第一时间跨城将赵某带回田家庵区人民法院。
在谈话室内,赵某的态度依然抗拒。执行法官从法理、情理、现实多角度对赵某展开长达三小时的释法明理工作:一方面严正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将面临司法拘留、列入失信名单等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结合赵某当前经营状况,引导其提出切实可行的还款方案。同时,法官耐心与申请人周某沟通,建议其从实际履行的可能性出发调整诉求。
双方态度在执行干警的一遍遍沟通中软化,最终在当天夜里十一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赵某承诺自次月起每月偿还6000元,直至本金清偿完毕;周某自愿放弃剩余利息。至此,这起纠缠多年的债务纠纷画上圆满句号。
司法为民:执行攻坚永远在路上
“没想到法官周末还在为我的案子奔波,更没想到能当场达成协议!”周某在签字时感慨万分。
本案中,田家庵区法院执行干警以“如我在执”的为民情怀,打破常规办案时间,快速响应财产线索,刚柔并济促成和解,既保障了申请人的胜诉权益,又为暂时陷入困境的被执行人保留了生存发展空间,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该案是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执行110”常态化执行攻坚的缩影。下一步,“执行110”将继续秉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以“24小时在线”的责任感回应群众急难愁盼,用“脚步不停、力度不减”的实际行动捍卫司法权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