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在淮南市田家庵区某地块上,一场剑拔弩张的土地纠纷已经上演14年,近日,在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涉企审判团队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烟消云散。
原告沈某激动地对承办法官说:“徐法官,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来调解,我和那家公司的矛盾还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多亏您帮我们解决了遗留十四年的大难题。”
事情源于2011年沈某与A公司之间的土地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在承包费用如何确定、争议土地究竟归谁使用等问题上僵持不下,矛盾逐渐激化,沈某与A公司之间就此发生了多次争吵摩擦,后一纸诉状将A公司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仔细研读案件卷宗,为高效推进矛盾纠纷化解,他带领团队工作人员深入到争议土地现场,实地开展调解工作。通过走访相关人员,了解到案件的实际情况后,重新梳理案件脉络,抽丝剥茧般精准找出了矛盾争议的焦点与难点。
承办法官当即组织沈某与A公司代表进行面对面调解,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和想法,通过拉家常、叙乡谊的调解方法,将双方多年积攒的怨气慢慢纾解。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劝解调和,释法明理,引导双方以和为贵,最终双方就案涉争议达成一致意见,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一场跨越14年的纠纷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调解成功后,A公司代表感叹道:“我们之间的矛盾已经纠缠14年了,徐法官这一来,问题全解决了,人民法官是真靠谱!”
徐法官认为,作为法官,深入基层、化解纠纷是职责所在,为民办实事更是初心和使命。通过调解来化解纠纷,既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能增强社会的和谐度,助力基层社会的治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