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执行工作事关人民群众胜诉权益兑现。长期以来,淮南市人民法院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执行运行机制创新,以善意文明执行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推进内外协作促进形成破解执行难的合力,用高质量执行工作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多方联动凝聚工作合力
查人找物难、执行案件自动履行率低……无一不是执行工作的难点堵点。面对“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如何把准法院角色和定位,实现执行破“难”?
淮南市委高度重视执行工作,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将“解决执行难”列入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范围、述法内容和2024年工作要点。
淮南市政府与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化“府院联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府院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政府法院执行协作联动资源整合,形成破解执行难合力。单丝不成线,实施意见下是一个个实招。
淮南中院与市金融监管局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联席会议机制,开展涉金融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加快涉案资产处置,回笼金融资金;与市发改委联合出台《加快清理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方案》,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带头履行法律义务;与市信用办建立涉特殊主体案件失信惩戒提前介入机制,政务诚信综合治理经验“淮南经验”被省信用办、省高院推介;与市公安局联合制定《关于涉案机动车联动查控工作机制》,完善车辆查询、布控管理功能;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网络司法查询、查封、解封等事项,提升不动产执行工作便利和安全;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住房公积金执行协作联动机制,加强协作配合。
为持续加强失信行为惩戒,淮南两级法院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联动协作,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实时共享至市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在行业准入、生活消费、融资信贷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格局。
一系列措施,一揽子政策,执行破“难”的路径日益清晰——“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淮南法院形成破解执行难综合治理工作大格局。
革新思维激发内生动力
变则通,通则达。破解执行难题,淮南法院善用革新手段。
一变“理念”。在淮南中院指导下,全市执行条线干警树牢“如我在执”理念,坚持有解思维,寻求化解之路。
秦某与潘某、某置业公司、某建设公司、某电力公司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诉至法院,经生效判决确认,潘某应支付秦某工程款 23 万余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由于潘某与秦某因工程施工债权债务 情 况 复 杂 ,关 联 案 件 经 其 他 法 院 审 理 后 ,形 成 潘某与秦某互为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互负债务的局面。由于潘某与秦某态度强硬,几件案件执行均陷入僵局。
啃下执行“骨头案”,“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一定要啃下的问题”。考虑到本案双方当事人之间牵扯关联案件较多,互为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彼此之间债务清算成为化解关键。关联案件在潘集区法院和田家庵区法院同时办理,但均为金钱给付类执行案件,且案件中的当事人、执行标的等要素存在牵连关系,满足债务抵销前提条件,经潘集区法院申请,淮南中院下发裁定,指定潘集区法院统一执行,并加强监督指导。于是,信访矛盾得以归口化解,也促成了秦某、潘某在法院主持下梳理双方债务情况,在利息计算等意见分歧逐步缩小过程中,双方“心结”也逐步打开,最终完成债务清算,推动案件执行进程。
二变“管理”,智慧赋能为执行“加速”。淮南中院对辖区内基层法院执行案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管理模式,一体贯通“管人、管案、管事”,推动执行工作提档增速。与之对应,强化智慧管理,淮南中院把执行指挥中心建成执行管理和执行办案的“大脑中枢”,紧盯执行关键指标,对各项执行工作进行“集约化、扁平化、可视化”管理,实现了执行案件信息全链条可监管、全节点可查询、全进程可预期、全流程可追溯,进一步提升执行案件质效。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执行标的到位率、执行完毕率、首执案件终本率等指标常态化高标准运行。
三变“手段”,狠抓终本清仓、交叉执行、执破融合等重点工作,提升执行质效。在“终本清仓”专项工作中,淮南法院加大查找下落不明被执行人力度,及时核查新财产线索,促进案件在“沉睡”中“苏醒”,让原本“停滞”的执行案件重新进入“视野”,专人管理,为当事人梳理线索、查找财产,保障胜诉权益。淮南中院研究制定交叉执行工作方案,成立交叉执行工作指导组,全市法院执行局长会议定期调度交叉执行工作,两级法院共同研商交叉执行中的棘手问题。对交叉案件实行跟踪评查,对已执结案件进行追踪质量评查,审查原执行案件财产调查是否穷尽、时间节点是否及时、约谈内容是否完整等,形成案件评查报告,由中院执行局统一督促整改。对案件评查中发现有重大瑕疵的案件,同步启动“一案双查”,发现有违规违纪的,严肃查处、追究问责。
一个 38 天办结的案例,彰显执破融合的机制优势。某商贸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欠下 215 余万元债务,且长期未履行。执行案件由凤台县法院受理后,执行法官发现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经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执行法官将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经过 38 天的审理,凤台县法院宣告该公司破产,管理人依照市监局简易注销机制将该公司注销。简案快办、快速破产,效率源于让执行人员“带案进、销案出”,打通了执行与破产程序的衔接堵点,有效解决执破程序衔接不畅、执破脱节、联而不动等问题,带来“1+1>2”的叠加效应。
“徽动执行”护航企业发展
为全面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民营企业市场活力,按照省高院统一部署,淮南法院聚焦企业司法诉求,全面推进“徽动执行”集中统一行动高位运行,接续发力兑现企业胜诉权益,目前行动共执结案件 618 件,执行到位金额 5.5791 亿元。
2021 年 12 月,淮南某建设公司与安徽某设备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双方约定由淮南某建设公司提供厂房,安徽某设备公司按季度支付租金。后因安徽某设备公司拖欠租金,淮南某建设公司将其诉至法院。安徽某设备公司败诉后,没有履行支付义务。无奈之下,淮南某建设公司向谢家集区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为企业,执行法官多次实地走访两家企业,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为保障企业正常运转,执行法官未将被执行企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而是对机器设备进行“活封”,令企业得以继续经营。后经多次调解,安徽某设备公司同意分三期履行租金偿还义务。
执行攻坚,功在不舍。淮南市各基层法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努力企业间搭建沟通桥梁,畅通惠企利企渠道,减轻执行工作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负面影响。
寿县法院将涉企案件执行作为向县人大专题汇报解决执行难工作的重要内容,力争多方支持。大通区法院制定《人民法院企业司法需求快速响应工作机制》,常态化接访企业家、走访企业,每季度对本院企业司法需求办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加强跟踪指导。田家庵区法院充分运用预防性法律措施,向企业发出《预处罚通知书》《预搜查令通知》《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48 份,促成 39 件执行案件执行完毕或达成执行和解,执行到位 2900 余万元,以最小成本、最低代价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潘集区法院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仲裁调解于一体的涉企矛盾纠纷化解体系,给企业提供更大的纠纷解决方式选择空间,今年以来 ,诉前调解涉企 纠 纷 400 余 件 ,调 解 成 功 率 达76.25%。八公山区法院推行民企涉案账户“阳光冻结”,依法冻结涉案账户后,为涉案企业或个人提供明确的问询渠道和申诉方式,保障其合法权益。同时建立涉案账户冻结监督管理机制,严禁超权限、超范围、超时限、超数额的查、冻、扣行为,确保冻结措施合法、规范、有效。
勇往“执”前,势在必“行”。淮南市两级法院将坚持在党委领导下,通力协作、聚力攻坚,撬动执行破难工作从单打独斗到综合治理、从刚性执行到精准执行的双重转变,让“纸上权利”变成“真金白银”,促进全市执行工作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