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2024-09-26 17:12:22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毕家岗街道因地制宜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思路,进一步深化源头预防,着力化解矛盾隐患问题,持续提高精准度、有效性,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筑牢平安建设根基。

抓机制创新,让委屈有处诉

“半夜晒衣服,那水滴答滴答响,谁能睡得着啊...你们得给我评评理。”今年8月,居民高某与田某因晾晒衣服问题,发生激烈争吵。高某来到社区“邻里帮帮团”调解室,向“邻里帮帮团”调解员诉说心中的委屈,并请求调解。

在倾听和疏通高某的委屈后,调解员从双方立场和实际出发,积极为双方搭建沟通桥梁,一方面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析理,另一方面从感情上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一起邻里矛盾被“老熟人”化解。

为了守好第一道防线,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毕家岗街道创新探索,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注重发现和吸收热心肠、善于沟通的群众组建“邻里帮帮团”调解工作室,参与邻里间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的调解工作,综合运用心理疏导、政策支持、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手段,因时、因地、因人、因事施策,用群众的语言辩理说理,推动解决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抓“阵地”建设,促矛盾共同解

2024年8月,李某和彭某因一颗小树移栽问题产生了矛盾,一时冲动之下两人发生了肢体冲突。事后两人因一时冲动酿成的伤害感到后悔,来到社区信访接待室寻求调解。新建社区书记联合山王派出所民警接访了两人,通过依法依理的劝解和悉心开导,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为让群众“进得了门、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解得了疑、答得了惑、办得了事”,毕家岗街道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围绕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形成合力的目标,打造“综治中心+”联动机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立信访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窗口,采用“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进驻综治中心,受理群众来访,现场解答群众咨询,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确保群众在遇到矛盾纠纷时,只进一扇门即有地方说理、有专业人员调解、有机构处理。

抓平台搭建,遇难题组织帮

几年前,居民陈某在外出打工时遭遇意外事故,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的他陷入了困境。社区党员干部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后,将陈某纳入社区关怀,帮助其申请到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使他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重拾生活信心。

近年来,毕家岗街道秉持“把小区当我家,把居民当亲人,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的服务理念,创新推出“党建+”模式,健全“社区+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服务架构,建立“支部带头人+党员先锋者+网格员+社区志愿者”的服务队,将服务队编入网格,常态化开展组团式集中服务、“一站式”便民服务以及菜单式特色服务,围绕群众身边“急难愁盼”,建立入户记录、群众诉求、问题交办等“服务清单”,把群众需求精细分类、持续跟踪办理。近两年来,累计解决群众问题200余件。

抓社区发展,稳就业保增收

“就这么忽然间失业了,以前有毕家岗矿、新庄孜矿,现在随着煤矿的关闭,不到50岁的我成了内退人员,1000多的工资,上有老下有小,这日子怎么熬。”一位新庄孜矿内退工人说。

发展才是化解社区矛盾的硬道理。要让一批内退矿工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区的矛盾纠纷。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促进就业的“增容器”。近年来,毕家岗街道深入挖掘辖区闲置资源,夯实辖区可利用资源,党工委班子凭借精准研判与积极应变,经过多方努力,八公山区绿色发展产业园项目在毕家岗街道落地建设,不仅解决了本地劳动力就业,还带动了辖区内餐饮业的发展,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同时,毕家岗街道党工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了精准化灵活就业培训服务系统,指导社会培训机构开展“造血式”送培训、送技能行动。如针对低龄中老年人开展“护理护工”“家政保洁”“金牌月嫂”“网红直播”等技能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