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筑牢平安基石 多元共治激活一池春水

八公山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2021-11-26 08:33:08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近年来,八公山区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解决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矛盾多元化调处、社区个性化服务、机制长效化运转,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把准社会治理“方向盘”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使社会治理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强化党委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将社会治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常议。今年以来,区委常委会先后12次专题研究社会治理工作,确保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组织保障有力。探索党建融合。推行“党建+网格”模式,建立网格党组织22个、非公企业党建联盟1个,把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下沉到网格,将基层党建工作延伸到网格、楼栋。在城市社区制定“红色议事会”制度,吸纳业委会代表、居民代表、物业公司等参与社区治理,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困局,为基层治理发动红色引擎。推动党员下沉。吸收区属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进入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安排21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联系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打通党建联建的“对接通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洪、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让党旗在基层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突出固本强基,筑牢社会治理“主阵地”

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桥头堡”。汇聚要素到中心。去年,我们在市委政法委支持帮助下,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整合综治中心、信访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资源,实现“访调援诉”无缝衔接、一站处置。加大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矛调中心(综治中心)建设保障力度,注重实战作用发挥,形成群众诉求“综治中心分派吹哨、相关部门依责销号”的工作格局。整合力量到网格。扎实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精细划分网格,做到“一格一员”。按照“多网合一”思路,丰富拓展服务内容,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优势,走街入户开展隐患排查、矛盾化解、信息收集等,为群众提供提供零距离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今年以来,网格员累计走访排查矛盾隐患636个,全部有效化解。倾斜资源到基层。发挥镇(街道)政法委员作用,充分调动各级政法单位力量,推进“无讼社区”创建、“一村(社区)一警”建设,常态化开展法官、检察官、律师进社区活动。出台《八公山区政法机关保安全护稳定勤为民办实事若干措施》,要求区政法单位领导班子包保、协助村(社区)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深化“五进五民”活动,充实基层社会治理力量。

坚持主动创稳,织密社会治理“保护网”

把维护稳定作为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完善社会隐患预防排查处置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深化平安八公山建设。防范风险保稳定。完善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推动社会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动等“应评尽评”,最大限度减少因谋划“拍脑袋”、落实“一刀切”、调整“急转弯”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增量。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位一体的治安防控网,严格落实重点人、重点地区、重点部门排查管控,确保社会面治安形势稳定。清除隐患助平安。健全预测预警预防体系,每月进行矛盾纠纷形势分析,强化动态排查和研判处置,推动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事态在第一环节控制。开展“四下基层”和“四最”试点,落实区领导接访、约访和下访制度,对重点信访问题一案一专班。今年以来排查重大信访隐患25件,均落实领导包保,基本化解23件,我区连续两年评为全国信访“三无县区”。化解矛盾促和谐。加强专业调解队伍建设,成立5个行业调委会、7个行政调委会,实现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推动特色调解组织孵化,在山王镇、八公山镇成立“老娘舅”组织,累计化解农村地区矛盾纠纷430余件。法院、民政、公安等部门立足职能优势,打造“我爱我家调解室”“老警工作队”“老战友调解室”,与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一起构筑起“专业化+特色化”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

推动三治融合,奏响社会治理“合唱篇”

坚持发挥社会组织和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新路径,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挖掘群众自治潜能。推动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在市委国安办指导下,试点开展“平安卫士(国安哨兵)”项目建设,让群众成为基层社区的“管理员”。积极倡导邻里互助,在毕家岗街道建立由老党员、律师、热心群众等组成的“邻里帮帮团”,并根据特点分为“最可爱的人、爱心妈妈、白衣天使、公平维护者”等特色小组,积极举办文化节、召开议事会、组织互助活动等,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今年以来,帮帮团累计服务群众1.3万余人次,化解各类问题隐患56件。强化法治保障效能。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化“法律七进”宣传,开展“法润八公山”系列活动,回应群众多元化法律需求。发挥公益诉讼和法律监督作用,对38家食品加工企业(食堂)进行有效监管,督促有关单位修复破损窨井盖20个,切实维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脚底下的安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健全志愿服务队伍,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彰显核心价值动能。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为抓手,整合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等资源,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挖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去年以来选树推荐区级好人12人,6人获评省级好人、7人获评市级好人,以点带面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