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今年以来,潘集区法律援助中心加强与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沟通协作,实现援调对接、援诉对接“1+1>2”的有机融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为矛盾化解“添温度”。打造区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矩阵,发挥法律援助律师优势,在提供法律咨询和受理法律援助的过程中,坚持“应援尽援”“能调不诉”的原则,不断加大非诉法律援助业务办理力度,聚焦矛盾纠纷前端化解,提升法律援助对矛盾纠纷的吸附力。今年以来,通过法律援助的专业支持和人民调解的柔性化解,解决纠纷345余件,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法律援助+司法调解,为纠纷化解“搭桥梁”。针对较为复杂难以达成人民调解协议,且当事人属于弱势群体符合法律援助范围的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对情况紧急的案件实行容缺办理机制。在办理农民工集体讨薪维权时,区法律援助中心要求承办律师将实际施工人(包工头)、转包人及总承包单位列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加强与诉前调解员的沟通,采取“分别约谈—各个击破—集中攻坚”的调解方式,速办欠薪纠纷3件,切实督促欠薪主体履行农民工工资保障义务。
法律援助+法治教育,为法律意识“播种子”。针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通过印发专项维权手册、开展分众化宣传,以精准法治教育提升特殊群体的法律意识。邀请法律援助律师开展法律宣讲3余次,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解读民法典、劳动法、法律援助法等与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现场解答取证渠道、维权流程等方面法律疑问,将法律知识带到群众身边,面对面提供法律援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