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精准发力 八公山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有实效

2024-03-05 16:07:25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近年来,八公山区法院严格执行最高院、省高院关于对外委托鉴定、评估等工作的管理规定,认真履行司法鉴定委托管理工作职能,保证对外委托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了科学准确依据。

“前中后”过滤,探索司法为民新机制

事前审查,把牢司法鉴定“进口关”。对于新收案件,争取做到当日接受、当日审查,将发现的事项不明确、材料不完善等问题及时告知承办法官,配合尽快落实完善,破解对外委托鉴定案件因收案审查不规范带来的“退回”、申请延期等“梗阻”,有效缩短审查时间,提高鉴定工作效率。

事中审查,把牢司法鉴定“质量关”。完善鉴定台账,建立“一案一档”制度,确保工作流程有迹可循。严格落实市中院《关于司法评估、鉴定、对外委托工作的实施细则》,对于网上摇号、现场勘验、收取费用等事项,建立全流程跟踪督办机制。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廉政监督员全程参与随机摇号。现场勘验时,法院、当事人、委托机构三方均在场,确保工作程序合法、合规。对于普遍存在补充反复、耗时较长的工程造价类案件,做到及时跟进、及时对接、及时汇报。

事后审查,把牢司法鉴定“出口关”。 健全鉴定意见书审查机制,坚持三个“是否”原则开展初步审查,即意见是否明确、是否有遗漏、是否相互矛盾。对于形式瑕疵坚决予以发回,通过加强监管,倒逼机构端正态度、提高质量。同时,发挥好法官、当事人、鉴定机构之间桥梁纽带作用,将司法技术服务向鉴后延伸,做到结案不结服务。

“点线面”结合,构建司法为民新格局

以“点”发力,共绘服务群众“一幅图”。以群众满意为基本点,结合辖区内涉老诉讼频发现状,2022年以来为身体不便的老龄当事人提供上门鉴定服务共计8次,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受到当事人及家属高度赞扬。对于有特殊困难的当事人提出的减缓免费用申请,技术室工作人员主动了解情况,积极与机构沟通协调,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鉴定费用。

以“线”延伸,织密数字鉴定“一张网”。 以司法鉴定工作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一站式”建设,为审判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和保障。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鉴定工作窗口,由专职人员负责接待咨询。“人民法院委托鉴定系统”的全面应用,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办公模式,业务部门、技术室、和鉴定机构达到了平台互通、数据共享,进一步强化鉴定管理功能。

以“面”推动,激活诉前调解“一盘棋”。强化以鉴促调功能,将调解优化理念贯穿司法鉴定全过程,利用技术优势,配合法官寻找有利切入点,围绕鉴定费用、时间、风险等方面开展调解,促成多起案件达成和解。积极探索司法鉴定工作关口前移,对道路交通、人身损害、医疗纠纷等案件,积极引导当事人开展诉前鉴定,通过专业意见将争议化繁为简,深入推进诉前鉴定与诉前调解衔接,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速质效”齐抓,完善鉴源治理新机制

突出效率。以司法鉴定工作函为抓手,在承办法官、当事人、鉴定机构之间建立信息交流平台,补充材料均通过系统传送,实现无接触、智慧化委托模式,有效缩短委托节点周期。同时拓宽法官与鉴定机构线上沟通渠道,促进法官与鉴定机构的思维对接,以智能化信息互动推动工作高效运行。

质量优先。重点关注长期未结鉴定事项办理,加强业务部门和技术室沟通衔接与配合,强化鉴定机构监督管理,切实解决材料多次提交、鉴定机构履职效率不高等问题。对于工程造价等疑难复杂案件,预约专家介入,指导开展质证、听证,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全面提升鉴定质效。

重视效果。近年来,居民房屋漏水纠纷引起的鉴定案件频发,考虑到此类案件标的额小、费用高、耗时长、判决效果不理想等因素,技术室采取“提前介入、事前指导”的新模式,在正式展开鉴定工作前,主动服务、勘验现场,并结合以往经验初步分析判断,为当事人提供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助力化解邻里纠纷,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八公山区法院将继续坚持“能动司法”,前移司法服务端口,坚持诉前鉴定和诉中鉴定齐头并进、优势互补的司法鉴定模式,提升司法鉴定公信力,提高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