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术“痕迹”尖兵

2025-11-11 10:47:42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从1997年穿上警服的那天起,万国庆便与刑事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在淮舜分局还是在田家庵分局,28年来,他始终扎根刑事技术岗位,以指尖的精准、眼中的敏锐、心中的执着,从蛛丝马迹中追寻真相,在言传身教中传递匠心,用一组组硬核数据为侦查破案筑牢基石,为公平正义擎起利剑。

以“痕”追踪,三年坚守打破案件疆局

在刑事技术领域,“痕迹”是无声的证人,而万国庆便是读懂这份“证言”的行家。从警至今,他累计勘察各类现场3000余处,凭借对痕迹物证的精准提取与分析,成功比中嫌疑人740余人,协助破获案件2300余起,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获嘉奖2次,连续8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两次获评“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这一串串数字,是他扎根岗位的勋章,更是他专业能力的见证。

他对“痕迹”的执着,早已刻进骨子里。2013年,某矿内办公场所发生盗窃案,现场仅留下一枚嫌疑人指印,因受其它条件制约,案件一度陷入停滞。但万国庆没有放弃,他将这枚指印的纹路细节、特征点位牢牢记在心里。2016年,该嫌疑人再次作案落网却拒不认罪,面对僵局,万国庆凭借对三年前那枚指印稔熟于心的记忆,迅速判断出当年的盗窃案很可能也是此人所为。通过进一步工作,他精准比对出两处指印的相同特征点。铁证面前,嫌疑人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最终俯首认罪,这起悬置三年的案件也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以“证”破局,零口供拿下系列盗窃案

今年9月,田家庵区发生多起沿街店铺被盗案,嫌疑人作案手法隐蔽,专挑夜间无人时段下手,不仅造成群众财产损失,更引发周边商户恐慌,社会影响恶劣。当嫌疑人王某被抓获归案后,面对审讯却态度强硬,不仅拒不承认盗窃行为,还公然叫嚣“警察没有证据”,妄图以“零口供”逃避法律制裁,案件侦破瞬间陷入僵局。

关键时刻,万国庆主动请缨,扛起突破案件的重任。他深知,痕迹物证是侦破“零口供”案件的关键。为此,他放弃休息时间,带着设备逐一复勘7起案发现场,从店铺门口的地面缝隙到货架底层的角落,每一处可能留下痕迹的地方都不放过。凭借过硬的刑事技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他最终成功提取到一枚清晰的嫌疑人指纹。通过与整个办案团队多环节的无缝衔接,形成闭环,构建起完整的证据链。即便王某始终拒不认罪,但在铁证面前,检察机关依据扎实的证据,对其批准逮捕。这起系列盗窃案的告破,不仅为群众挽回了损失,更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让周边商户重新找回了安全感。

以“心”传技,实战带教培育公安后浪

“不仅要自己会破案,更要把技术传下去。”在田家庵分局,万国庆还有一个身份——新警刘欣悦的“启蒙导师”。他始终秉持“实战出真知”的理念,把每一次出警都变成教学课堂,毫无保留地将28年的经验传授给后辈。

今年10月,辖区内发生一起独居老人离世警情,家属对事件性质充满疑虑。万国庆第一时间带领刘欣悦赶赴现场,他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手把手指导新警开展勘察:“先看老人身上有无明显伤痕,再查家中有无打斗痕迹,门窗锁具是否完好,地面有没有外人留下的鞋印……这些细节,都是判断案件性质的关键,不能漏掉任何一处。”他一边演示如何规范提取、固定痕迹,一边结合周围公共视频与社区走访信息,耐心讲解“如何排除他杀可能”的逻辑链条。最终,在他的指导下,不仅快速确定案件性质、解开家属疑虑,更让刘欣悦在实战中掌握了现场勘察的核心技巧,有效避免了后续警务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从追踪的“痕迹”专家,到破局的“证据”能手,再到传技的“匠心”导师,万国庆用28年的坚守证明:刑事技术岗位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于细微处见真章的执着;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却有“让证据说真话、让正义不缺席”的担当。他就像一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扎根在刑事技术岗位上,用专业与热爱,为平安建设筑起一道坚实的“技术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