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为全面提升检察人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应对处置的能力,市检察院于10月15日至17日举办舆论引导处置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市两级院50名业务骨干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班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减负工作的要求,简化形式,不搞开班式,不设主持席;注重实效,按照党的创新理论、党性教育、舆情应处、新闻宣传业务素能等四个模块设置课程,全体学员保持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认真学习研讨。
培训班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开班首日,组织全体学员观看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学习辅导视频、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警示教育片《总开关》,以一堂深刻的思政课和警示教育课开启能力提升之旅,引导学员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政法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培训班学习紧密围绕“三同步”工作机制展开,着力提升学员的实战应用水平。
深化制度规定解读。邀请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吴文波,讲授了《做好政法“三同步”,提升舆论引导力》课程,为检察干警系统梳理了政法机关“三同步”工作机制的发展脉络与实践成效,深刻阐释了其蕴含的政治意义、法治精神和人民立场,并结合全市涉政法舆情实际,详细讲解了舆情应对处置的责任主体、工作理念、策略方法及保障机制。
强化操作规范讲解。邀请检察日报正义网舆情事业部主任杨刚,讲授了《检察机关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及舆情应对“三同步”工作机制》,重点解读了最高检新发布工作提示,通过列举和剖析大量不规范表述引发的舆情案事例,引发学员思考,对在办案办事环节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有了新的认识,学习到应对处置的规范流程。
突出舆论引导方法研习。省检察院宣教处一级主任科员操知璇,以《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讲好检察为民故事》为题,深入分析了网络舆论的特点规律,结合实例讲授了网络舆论引导为什么重要,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如何做好检察机关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强调要以检察为民的生动实践有效回应社会关切。
根据强化“四史”学习的相关规定,培训班在党性教育模块,邀请到国家检察官学院温辉教授,为全体学员系统讲授《中国检察制度史及其启示》,讲述了中国检察制度的发展历程,从制度模式确立到创建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揭示了新中国检察制度的独特优势和深刻启示,引导学员汲取历史智慧,增强职业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
“新闻宣传素能”模块,邀请了安徽日报记者方舢、安徽法治报社记者徐奥萍,围绕政法机关新闻宣传工作的特点,就党报法治类稿件撰写要求、注意事项及投稿技巧等进行了专业培训,引导学员在宣传工作中既要“讲清道理”,也要“讲好故事”,提升检察新闻的传播力影响力。
此外,培训班还十分注重学以致用,举行了经验交流与实战分享。凤台县检察院副检察长贺侠、八公山区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杨艳林、寿县检察院干警周伟结合各自院2024年以来在强化涉检舆情应对处置方面的实践探索,分享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心得体会,为参训干警提供了宝贵的基层经验和实务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参训学员以业务部门人员为主体,其中35岁以下青年干警及业务部门人员占比均超过80%,体现了市检察院加强一线办案人员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鲜明导向。通过为期三天的集中学习,帮助学员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三同步”工作机制的理解,提升了应对复杂舆论局面、讲好新时代检察故事的能力水平,为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服务保障平安淮南法治淮南建设夯实了理论与实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