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今年以来,大通区司法局立足新时代法治建设需求,重点打造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基层法治“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为全区法治建设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创新培养机制,锻造司法行政精兵。坚持“一月一学法”,构建“五学联动”培养体系,采取“自学强基、领学示范、交流互鉴、辅导提升、实地践学”多元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干警专业素养。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实施分层分类培养计划,重点提升业务骨干专业能力,强化新进人员实务基础训练。同时以系统内横向交流和各级技能竞赛实战演练等载体,常态化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和业务比武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专业培训6场次,组织10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技能竞赛。
深化校地合作,强化法律服务力量。与淮南师范学院法学院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建“教学-实践-研究”一体化培养平台。通过实施“实务见习计划”,选派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担任实践导师,采取“观摩学习+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扩充了司法行政服务人员力量。截至目前,已组织4批次11名大学生参与基层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实际工作,累计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500余人次。
夯实基层基础,力推乡村法治建设。聚焦基层治理需求,构建“专业引领+群众参与”的法治服务网络,组建600人专业普法志愿者队伍,选培“法律明白人”310名,实现全区5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全覆盖。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互动形式,常态化开展“法治微课堂”“调解案例分享”等特色培训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基层治理实践,建强基层法治队伍。今年以来,针对基层村(社区)累计举办专题法治培训12场次,开展普法宣传32场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37件。
下一步,大通区司法局将持续优化“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深耕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巩固校地合作成果、拓展基层法治服务场景、创新培养模式等举措,不断提升法治人才供给质量,为推进全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让法治阳光照亮基层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