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警务室改造后高端大气上档次,我们所7名社区民警真正安家了!”淮南市公安局八公山分局新庄孜派出所教导员王培培喜滋滋地说。9月10日,八公山分局33个警务室经过精心改造、修葺,全部投入使用。
“我们社区民警和辅警一个星期只到派出所值一个班、参加每周一次例会。”新庄孜派出所团结社区民警赵齐说。在工作日,赵齐早上在家或去分局食堂吃过早餐后,就直接到警务室工作,不需要再到派出所去签到打卡。每周为辖区群众服务3至4个完整的工作日,赵奇与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联系更紧密。“我们一起去调解纠纷、宣传安全知识等,工作沟通更顺畅,辖区居民对我也更熟悉了。作为社区民警,我感觉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9月12日,八公山公安分局党委为社区民警辅警发放了第二批警用电瓶车。“33个警务室全部按照至少‘一警一辅’配备警力;为方便工作我们配备了警务汽车1辆、电动车20辆以及16辆警用自行车。社区民警、辅警应该在社区、在警务室办公,而不是在派出所。他们只有真实成为社区里的一名成员,才能真正意义上融入社区,扎扎实实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八公山区政府副区长、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茂表示,“晁友福副市长实地调研八公山公安工作,要求八公山分局做实‘小而精’‘形而实’警务模式。公安警务改革的初心就是让民警回归最舒服的工作状态,也就是最想干事的状态、最能干成事的状态、最能为民警释放最大红利的状态。我们要让社区和驻村警务室成为最前端的警务平台、服务平台、宣防平台和多元融合的社会治理平台,让社区民警完成由‘进社区’到‘在社区’职能定位转变。”
今年以来,八公山公安分局以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枫桥式警务室(站)”全覆盖创建为抓手,围绕市局党委关于社区警务工作“有力量”“有阵地”“有机制”“有保障”的部署要求,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大力推深做实社区警务工作。秉持“一所一特色,一室一风景”理念,对全部社区(驻村)警务室逐一画像、逐一重塑,高标准、全覆盖建成33间社区(驻村)警务室。为社区(驻村)民警、辅警量身定做公文包,配发社区警用汽车、电瓶车、自行车36辆(台),切实做优社区警务支撑保障;出台《社区(驻村)民警应做必做12条》等工作制度;扎实推进“派出所主防”警务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努力夯实平安建设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