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赵英秀

2024-03-15 10:52:50    来源:安徽法治报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21岁,在最热烈的青春,她开足马力,却被厄运强行按下了“暂停键”;31岁,她拒绝“躺平”,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前身),重启人生;42岁,她以法为盾,以己之光,为悲伤者拂去泪痕,为受援人点燃希望,走在公益法律服务道路上的身影坚定而又从容。

悠悠时光中藏着怎样的考验、酝酿怎样的奇迹,安徽衡威律师事务所赵英秀律师的逐梦生涯给出了一种答案。

一通电话拯救一个破碎的灵魂

2月20日,安徽衡威律师事务所会议室里,哭声、怨声、笑声,交织在一起。

“赵律师,谢谢你!”猝不及防,受援人李大姐给赵英秀鞠了一躬。赵英秀连忙起身扶起,因腿脚不便,一个趔趄,碰到了身旁的座椅上。赵英秀定了定身形,温言安慰:“以后遇到困难,就打电话给我,我不怕烦,别憋着。”闻言,李大姐点点头,上前拥抱住赵英秀,两人均是泪水涟涟。

于李大姐而言,赵英秀对她是“过命”的恩情。

2023年11月,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前来咨询离婚诉讼的李大姐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找到了赵英秀。当时,等待咨询的人群自发排起了队,浑身包裹严实、只露出两个眼睛的李大姐站在队伍里很是显眼。

轮到李大姐,“我被家暴了,我要离婚。”脱去帽子和口罩的李大姐,露出受伤的面部,鼻青眼肿,令人触目惊心。“我会帮你的。有没有人陪你过来?你现在住在哪里?”赵英秀温言问道。“我一个人来的,住在宾馆。”一语落下,李大姐声音颤抖着。

赵英秀深知,家暴案件受害者往往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三言两语打不开心结、解不了困惑。望着长长的等候咨询的队伍,她留下李大姐的电话,“你先回去休养,我下午一定打给你。”

当天下午,李大姐等来了这通电话。赵英秀详细了解了李大姐的遭遇和诉求,耐心倾听热心宽慰,提醒她要准备哪些资料。电话这头,赵英秀杯子里的水,来不及喝上一口,凉了;电话那头,李大姐的情绪从痛不欲生,到无助迷茫,再到唤回理智,原本凉透的一颗心,渐渐暖了。

“我买了头孢和白酒,想着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就这么算了!”采访中,李大姐告诉记者,她已承受丈夫的拳打脚踢多年,为了两个孩子,选择忍气吞声。2023年10月,她刚做完手术没几天,丈夫又因为琐事对她拳脚相加,造成面部软组织挫伤,住进了医院。这让她彻底丧失了对这段婚姻的信心。她不敢告诉亲友,怕他们担心,便离家出走,住进了宾馆。低谷中,她感到深深的孤独与绝望,在无法入眠的夜晚,她甚至想一了百了。“赵律师的那一通电话,把我从绝望的边缘拉了回来。此后,我每打一通电话,每见一次面,我新生的希望就多了几分。”

痛苦被看见、听见的那一刻,疗愈就开始了。赵英秀不仅愿意倾听李大姐伤心的过往,自发充当坏情绪的“宣泄桶”,鼓励她找工作,凭双手养活自己,还主动为李大姐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帮她收集证据材料,拟写诉状。奔忙了近一个月,最终为李大姐争取到了较好的结果。

“我没想到一个陌生人,自己身体就不方便,还能这么尽心尽力帮我。”如今,李大姐带着孩子开启了新的生活,她想向赵英秀表达谢意,赵英秀回她:“你过得好,就是最好的礼物!”

作为一名女律师,赵英秀对女性生存发展的困境有着清晰的认知。她在办理一起起妇女维权案件中,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为受援人注入自我成长的法治力量。

一颗法律“种子”促成人生转折

“赵律师,你以前给我提供过法律援助,我一直记得你!”一次,和同事走在街上,迎面收到一个热情的招呼,赵英秀一时竟没有想起这是哪起案件的当事人。

执业11年,她代理了1357件起案件,其中1282件起都是法律援助案件。一次次尽心办案,她践行着“人民律师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是受援人合法权益的守护人。女子本弱,为民则刚。为了擎起沉甸甸的“法律之剑”,赵英秀走过一段异常艰难的行程。

2001年的春天对赵英秀而言,刺骨寒冷。春节期间,在朋友家聚会的赵英秀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来,造成脊椎错位。现场参与救治的人手忙脚乱,造成二次受伤。送到医院抢救,好不容易抢回一条命,却因神经受损,下半身动弹不得,并失去知觉。这一年,她21岁,正是风华正茂。

最初的日子,她是痛苦而焦灼的,厄运把她年轻的躯体困在了床榻上。可她不屈的灵魂却在此后的岁月里愈发昂扬。

第一个目标,站起来!

因为下半身没有知觉,她的腿脚被热水烫伤,久久不能恢复,最后通过自身植皮,伤口才愈合。从坐起来,到撑着走,无数次摔倒再爬起来,每一次都是咬牙坚持,每一次都疼得大汗淋漓。不是没想过放弃,可顽强的毅力支撑着她挺了过来,经过三年的努力,她终于再次站了起来。

慢慢地,那条望不见光的路有了出口。一颗“种子”经过风雨洗礼,破土而出,生根发芽。一节,又一节;向上,再向上。

“小时候,我父母因为宅基地纠纷,跟别人打了一场官司,打了两三年,耗了很多精力。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懂法还是很有必要的,那我就去学法律吧!”赵英秀原本在大专读的是会计电算化,如果没有那场意外,可能毕业之后她会当一名会计。

可人生之路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她决意转变航向,参加成人高考,自学法学本科。2009年毕业后,一则新闻引起了赵英秀的注意。那一年,由司法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启动。

“我也可以当一名法援律师,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去援手。” 目标愈发清晰,行动更加有力。赵英秀开始备战司法考试,日日夜夜埋头苦读。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她在2012年通过了考试,并于次年顺利进入安徽衡威律师事务所实习。该所在淮南当地有较强的影响力,于2009年成立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下,全所律师秉承恪守诚信、维护正义、勤勉尽责的理念,朝着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向不断努力。

虽然专业素养没得挑,但律所前辈看到行动不便的赵英秀,奔波在办案一线,心疼地劝道:“小赵,干律师,要腿快、嘴快、手快,经常到处跑,你的身体吃得消吗?”赵英秀不服气,不就是嫌我腿慢吗?

为了证明自己,她憋着一股劲,考取了C5驾照。同事们不由对这个倔强的姑娘刮目相看。

“多做一点”持续传递法治温暖

因为过往的经历,赵英秀对残障群体抱有深切的同情。她主动联系当地残联甘当法律服务志愿者,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渐渐地,公益律师的口碑越来越响,淮南市法律援助中心向赵英秀伸出橄榄枝,指派其常驻淮南市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在押人员提供刑事法律援助。

结识小凡(化名),就是在淮南市看守所。小凡先天右手残疾,在其年幼时,父母就离婚了,父亲忙于生计,对他不管不问。感受不到亲人的关爱,小凡不求上进,辍学浪迹社会,年纪轻轻多次盗窃。“我从小就被母亲抛弃,别人都是求生,我只想着求死。你是谁?别想来管我!”赵英秀第一次去看守所会见,从小凡“满不在乎”的伪装中,洞见了他心底里对亲情的渴望。

“我是来帮你的,我会用行动取得你的信任。”小凡的态度并没有让赵英秀打退堂鼓。一次次会见,让小凡由最开始的不信任,到逐渐打开心扉,将自己的心结说给赵英秀听。

2017年9月,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向八公山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赵英秀作为小凡的援助律师,以法为据,以情感人,深深打动了合议庭成员。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小凡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一千元。

案结事了,赵英秀的职责尽到了。可她想再多做一点,为小凡找一个落脚地。她协调市法援中心,找到了当地民政部门。经协调,民政部门同意提供住宿场所,并愿意帮助小凡谋得一份生计。赵英秀喜出望外,待小凡拘役期满释放后,便将小凡接了过去。然而,仅仅过了一晚,小凡就不知去向。

赵英秀压根没想到,再次与小凡相见,竟又在看守所。小凡羞愧地低下了头:“赵律师,上次答应你以后再也不偷了,可是我没有做到,对不起。”“我承诺你的,我兑现了。你答应我的,不能再食言!”赵英秀依然尽职尽责为其辩护,最后,法院充分听取了她的辩护意见,给予小凡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一万元。刑满释放后,小凡奔向了新生。

凡事“多做一点”,力争“做好一点”,是赵英秀的执业坚持。

山西籍常某涉嫌非法经营,被羁押在淮南市看守所。赵英秀去会见时,主动问及其家庭情况。常某表示,其母亲在山西老家,已年过七旬,怕其担心,想委托赵律师与母亲取得联系。赵英秀一口应承下来,告知常某母亲其儿子的近况。当时,已是冬天,常某母亲担心儿子穿不暖,寄了一些棉衣到淮南。赵英秀志愿当起了“跑腿员”,将棉衣送进看守所。

2023年12月4日,常某的案子开庭。庭前,常某母亲从山西赶到淮南,在律所见到了赵英秀。直到这时,老人才得知赵英秀原来身有残疾,“我不知道你身体不好,还老是麻烦你,太过意不去了。”老人支开随行的同伴,将一个沉甸甸的红包塞到了赵英秀的手中。“您的心意我理解,但我们有纪律要求。”赵英秀婉拒了对方的好意。

对受援人合法合理的诉求,她照单全收,哪怕累一些、忙一些;对受援人为表感谢赠送的现金礼物,她一一婉拒,“当事人的认可,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其先后被省司法厅、省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全省维护残疾人权益优秀律师”称号,被省律师协会评为“首届安徽优秀公益律师”。

2023年6月,赵英秀收到一封从高墙里寄出的感谢信。“这两天收到你寄给我的结案证明,麻烦赵律师了,辛苦你去跑一趟。我爸给我打电话说了,你真是一个很好的律师。”寄信人林某在省女子监狱服刑,其财产刑履行完毕后,要去法院开具执行完毕通知书。林某父母年事已高,想到之前为女儿提供援助的赵英秀,便拨通了电话。

总是做援助,收入肯定不及做社会案件高,不是没有朋友、前辈善意提醒赵英秀。她的声音很轻,态度却很坚定,“法援案件总是需要人做,我想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只要我的身体状况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