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四大检察”的全能型检察官

潘集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郑明明事迹

2023-07-24 14:55:39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新时代新征程,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与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推促了检察机关职能重塑,形成了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格局。

在潘集区人民检察院,有这样一位女检察官,她从检14年,辗转公诉、民行、公益诉讼和刑事检察等部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每个岗位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获得淮南市优秀公诉人、淮南市三八红旗手、最美潘集人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她就是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一检察部主任郑明明同志。

女检察官初长成

2009年,郑明明入职潘集区人民检察院,先后从事办公室、控申、案件管理、公诉部门工作。虽然是法律科班出身,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办案有着很大差距。她踏踏实实从身边点滴小事学起、做起。从文书制作到卷宗装订,从讯问笔录到出庭公诉,从会议通知到接待来访……工作不分分内分外,只要需要她都抢着做,在做的同时细细揣摩,认真分析,把每一次工作都当成学习进步的机会。慢慢的,工作笔记记了几大本,业务书籍买了几十册,办案论文写了数十篇。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了自己的刻苦学习,有了同事们的热情帮助,她很快就从一名初涉职场的“菜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业务骨干。

勇挑重担战果丰

由于工作需要,2019年,郑明明被任命为第二检察部主任,成为全院最年轻的部门负责人,肩上的担子和心理的压力陡然增加。她不等不靠,不骄不躁,迅速转变角色,熟悉岗位职责,锻炼管理能力,在极短的时间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三年间,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4件,办理的案件3件入选全省典型案例,5件入选全市典型案例,通过办理案件,督促复垦土地37亩,扣押非法处置的污染废物400余吨,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400余万元,促成预缴生态修复费用400余万元,上缴财政110余万元,冻结410余万元。“理念一新天地宽”,案件的成功办理,深入的宣传,不仅化解了公益诉讼工作的潜在阻力,而且赢得潘集区委、人大、区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潘集区在全市率先印发《关于支持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通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开局面。

淬火百炼更全能

2021年,郑明明转岗担任第一检察部主任,从事刑事检察工作。虽然是曾经熟悉的领域,但办案要求、职责身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责任更大、需要付出的更多。案多人少是长期困扰基层刑事检察部门的主要矛盾。她年均办案95件,由于人手不足,作为部门负责人,她主动将检察官助理配备到其他办案组,自己则是员额、助理的工作任务一肩挑,身先士卒,主动承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除了办案,她还承担综合管理工作。夜晚和节假日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在一部工作期间,她为了工作,作为母亲和女儿,她对父母和孩子亏欠了太多太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带领下,潘集区检察院2022年度刑事检察工作取得了全市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刑事检察业务考评全市总分排名第一。2022年共受理审查逮捕100余件,受理审查起诉330余件400余人,提起公诉300余人。依法起诉公安部挂牌督办的“11.23”系列案,被公安部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依法办理公安部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挂牌的袁某贩卖淫秽物品牟利案;依法办理省检察院交办的“2.12专案”,系全省打击虚假诉讼专项活动第一案,均获有罪判决,受到省、市院领导充分肯定。与公安机关会签《关于成立潘集区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若干意见(试行)》,成立全省首个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创新机制,在全市率先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指引并获推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办理某公司原材料被盗案中,坚持依法惩治犯罪和追赃挽损相结合,为企业追回赃款22.8万元,对该企业在案件中暴露的内部管理问题,向该企业送达检察建议,帮助其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管理。

清廉为民检察情

在办案中,她一直恪守检察官客观公正司法的原则,一身正气,真正做到严格司法、公平正义。“不能冤枉无罪之人,但也不能放纵有罪之人”,是她心中的执念。“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无色之惑”,面对各种围猎,虽然家中经济并不宽裕,但从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始终保持廉洁从检,司法为民的初心和情怀,始终保持了人民检察官的浩然正气。工作勤恳敬业、勇于担当,为人刚正不阿、一心为公;生活严于律己、两袖清风,真正做到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从检14年,她从未办过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也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她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实干拼搏的精神,以深厚的为民情怀诠释了新时代检察官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