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十年谱风华 青春无悔铸忠诚

记淮南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二大队张强

2021-08-06 14:58:50    来源:安徽法制报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警察同志,你好,我想办理一下护照”

“您好,您请坐”!

在阳光明媚中,又迎来崭新的一天,眼前的这位窗口民警,面带微笑,示意申请人坐下,接着开始审核材料......他,就是淮南市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二大队大队长——张强。

像往常一样,张强依然是第一个来到办证大厅,这些年,每天早到二十分钟,已经养成一种习惯。张强说,有时候来办证、咨询的群众会来的比较早,不想让来办事的群众等。每天到岗,他习惯动作,穿戴好警服,收拾好内务,坐在窗口开始接待着第一位来大厅办事的群众,一切都是有条不紊,认真而仔细。

“真是谢谢你啊,警察同志”

“您客气了,您的证件申请已经受理,这是您的回执单,请您收好”。

办证流程结束,张强依然耐心的提醒着申请人拿好单据以及随身携带的物品。像这样的一套流程,即使熟悉到闭着眼睛都能做好,但张强从不马虎,不落一个细节,一字一句都和群众说清楚,交代到。在高峰期时,单个窗口一天可以接待群众百余次,同样的话语也要重复百余次,忙起来的时候,连洗手间都顾不上,倒好的满杯水甚至都忘了喝上一口。

窗口工作,反反复复,机械而枯燥。但,这个窗口,风风雨雨,张强一坐就是十年!同事们开玩笑说,“十年前,强子来的时候,真是个白白净净浓眉大眼的‘小鲜肉’啊,如今,也是三十过半的大叔咯~~”

铮铮铁汉的侠骨柔情

时间倒回2011年,那时的张强,还是一名特警。在外人眼里,这是一个听着就很酷的职业,充满着挑战、刺激、勇敢。放弃人人敬佩的特警,来到出入境平凡的窗口,对张强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用张强自己的话来说,他更喜欢与老百姓打交道吧。当警察,谁不想轰轰烈烈破个大案,但群众事情无小事,这里,更能体会人生百味。每一个前来办证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他们打交道,张强更觉得自己鲜活而有生命力。在墙上挂着的那一面面鲜红的锦旗中,有一面,张强至今记忆尤深。

那是2018年,出入境大厅来了一群特殊的申请人,他们是淮南市福利院的一群孩子,最大的十岁,最小的还在怀里抱着嗷嗷待哺,和普通的孩子不同,他们一出生,就因各种原因被亲生父母遗弃。但,他们也有被爱的权利,他们也渴望拥有爸爸妈妈的关爱。幸运的是,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已经得到国外一些家庭的领养。这次来申请证件,正是为出国做准备。得知原委后,考虑到办证人群特殊且人数较多,张强立马启动了大厅应急预案,开辟绿色通道,专人专办,以最快的方式,为这群孩子们打开“爱的国门”。

张强记得在受理时,有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儿,聪明又机智,小嘴儿很甜,警察叔叔,警察阿姨的一直喊个不停,但在采集指纹环节,小男孩儿始终藏着右手,清澈的眼神中漏出一丝胆怯。原来,这个孩子,是先天性右手缺失,仅因为这个原因,父母放弃了他。已为人父的张强,此时心头一紧,有着说不出的酸楚。他立刻特事特办,做好情况说明,一边采集孩子左手的指纹,一边和小男孩儿聊天,告诉他你很棒,指纹都采集上啦,既照顾到孩子脆弱的心灵,也保护了他小小的骄傲。待所有孩子的证件申请成功,张强说,希望这一本本护照,可以打开他们通往幸福的大门。

每当看着锦旗上“热情服务、爱心永驻”八个金灿灿的大字时,张强总是会心一笑,想必此刻,他牵挂的这些孩子们都拥有幸福了吧!

同事们都说,别看强子高高壮壮一副硬汉的模样,其实内心,比我们女人都柔软哩~~

强子的抽屉里,小心翼翼的保存着几张明信片,上面写着祝张强叔叔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稚嫩的笔记来自于云南某山区的一名留守儿童,他们素未谋面,但爱心将他们彼此相连。原来,张强一直坚持给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这些年来,他的善举帮助了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重回课堂,实现梦想。张强说:“山里的孩子学习生活尽管艰辛,但他们自强不息!他们有很多很多的梦想,偏远的山村条件有限,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对孩子们来说,可能就是很大的改变”。

榜样的力量在无形中传递。张强播撒的爱心也感染着身边的很多人,大家都陆陆续续加入到关注贫困儿童的队伍里来,共同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把平凡的岗位、做出彩就是一件不平凡的事”,作为二大队的带头人,张强时刻把这句话话在嘴边。“你觉得工作乏味时,只要你留心,身边处处皆风景,换一个角度思考,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日复一日地机械工作,磨炼的是坚韧的性格。千篇一律的操作流程,锻炼的是淡然的心境。形形色色的群众接触,培养的是耐心的品质。张强积极且乐观的心态,影响了自己,也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们。

下联区县,上联省厅的业务尖兵

二大队作为淮南市出入境窗口的主力军,队伍里清一色的娘子军,同事们经常说,强子是万花丛中一点绿,独一份的存在。虽是说笑,但这么年多,强子已然成了整个队伍的主心骨,同事们的“定心丸”。二大队副大队长王丽丽说:“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只要有强子在,我就心安”。

在业务上,张强是公认的行家里手、“事事通”,下联区县、上联省厅。“他就是我的工作后盾。对于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他总能及时发现,帮助整改纠错。一些需要协调的东西,他积极出面跟上级沟通,让工作在前台受理过程中无后顾之忧,有他在,我们就像是有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安心而笃定”说这些话时,王丽丽瘦小的身躯有着按捺不住的激动。不光是二大队,整个淮南市出入境各受理单位、分县局,遇到解决不了的业务难题时,总是第一个联系他,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认可和信任。

从英姿飒爽的特警,成长为出入境窗口的业务能手,张强没有别的技巧,只有两个字——坚守。“熟练的业务知识是窗口工作者应具备的首要素质,这个没有捷径,唯一的方法就是坚持学习。

在一次次的办证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年四季,不论何时,即使在前台民警人数充足,业务量较低的时间,“三尺窗口”依然能看到他挺拔的身姿。2015年的一次意外,张强右臂摔伤,整个臂骨断裂,植入的钢板有近二十公分长,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同事们劝他好好地休息养伤,可他,做完手术不到一周时间,就返回到工作岗位,还乐呵呵的说“不能上前线,那我就做大家的后援军嘛”。正是有着这样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以及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2015年,张强同志被淮南市公安局命名为年度“优质服务之星”、同年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个人三等功,并连续多年获市公安局嘉奖。

比起自身的表彰,张强更看重的是集体的荣誉。“让微笑露出来、让办证快起来、让窗口亮起来、让群众赞起来”,这是印在每个二大队工作人员脑中的一句话。为不断满足群众的需要,雨伞、药箱、老花镜、一次性水杯、充电宝等等在便民设施大厅内一应俱全;为更深刻的贯彻“只跑一次”的理念,淮南市出入境执行周六值班制度方便工作日没有时间的群众;为有序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大厅制定了应对多种突发情况的紧急预案;为特事特办,急群众之所急,专门设立绿色通道岗、网上预约岗等特色窗口。深化改革,推陈出新,只为打造让群众满意的创新型示范窗口,实现全年零投诉、零差错。长年的始终如一的微笑,成为二大队人们脸上的常态,自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部门开展微笑服务之星暗访评选活动以来,二大队的窗口民警们连续五年获此殊荣。

疫情面前显担当,防疫服务两手抓

张强说,只要队伍拧成一股绳,再难得问题咱都不怕。

2020年,突然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坚决阻断疾病传播途径”成为各地公安出入境部门的首要政治任务。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正好又是传统的出入境证件办理高峰期,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在市公安局党委及支队领导的正确带领下,作为二大队的带头人,张强果断部署,主动作为,从民警到辅警,全体人员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对内,严格执行大厅消毒措施,消杀到位不留死角,全体民辅警每日上岗前主动进行体温测量,安排专人负责群众体温检测、绿码核验、台账登记等工作;为确有需要办理证件的群众以及外国人,实行预约制,合理安排面见时间,预防人员交叉。对外,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提示;受疫情防控影响,去年初开始,港澳地区政府相继采取限制措施,部分口岸暂停内地居民通行,为避免口岸限制措施给群众带来不便或造成经济损失,对去年一月份以来办理港澳签注人员逐一进行电话提醒。开通多条对外服务热线,对非紧急事由办证人群实行暂缓或劝退,并做好解释工作,安抚群众情绪。

窗口十年,强子已经习惯了这方小天地,把枯燥乏味的业务变成有趣而贴心的优质服务;把喧嚣嘈杂的等待变成温暖而欣喜的警民连心,在大家眼里,强子就是一束光,一束照亮普通群众办理业务的灯光,一束指引同伴们共同前行的灯光。

当初,有人问过强子,后不后悔来到窗口,强子回答:“尽自己所能,尽力做好每一件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的小事,涓涓细流,终成江海。(安徽法制报 徐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