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为切实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有效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有组织犯罪及非法金融犯罪。近日,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走进八公山区城市记忆广场,开展以学法反诈为主题的集中普法宣传活动,用法治力量为辖区群众财产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活动现场,法院干警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普法手册、现场答疑解惑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全方位普及法律知识,结合近年来法院办理的电信诈骗、金融犯罪真实案例,将专业性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易懂的语言,生动开展“以案释法”。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干警们重点梳理了网络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客服退款、贷款解冻费等常见骗局,结合真实案例层层拆解诈骗分子的作案套路与话术陷阱。“防骗知识千万条,绝不转账第一条”,干警们用朗朗上口的口诀提醒群众提高警惕,审慎对待陌生人提出的转账、汇款、出借银行卡、电话卡及身份证等要求,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拨打“110”或反诈咨询电话,守护好自身“钱袋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方面,深入剖析黑恶势力在征地拆迁、民间借贷等领域的违法犯罪特征与社会危害,着重强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权益的重要意义,鼓励群众积极极检举揭发身边的有组织违法犯罪线索。此外,干警们还围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犯罪,向群众揭示非法金融活动的隐蔽性与危害性,引导群众树立理性投资观念,远离非法金融陷阱。活动期间,干警们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细致解答群众关于法律适用、权益维护、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疑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此次普法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余份,累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余人次,覆盖群众人数超80人。通过宣传,不仅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了电信网络诈骗、有组织犯罪及非法金融犯罪的危害,更以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的形式,推动群众从“被动知晓”向“主动防范”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