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调联动解纷忧 司法温情暖民心

2025-11-11 09:59:45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一枚枚带着体温的硬币,被仔细包裹在素净的手帕中。63岁的卖菜老人唐某某双手微颤,将这份沉甸甸的赔偿款递到沈某面前。调解室里的这个瞬间,不仅化解了一场持续多日的纠纷,更映照出司法实践中的温度与智慧。这起事故源于一次意外,唐某某驾驶电动车正常行驶时,沈某突然跨越护栏横穿道路,双方避让不及发生碰撞,均不同程度受伤,经交警认定,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在调解员的耐心释法、积极协调下,双方一致同意放弃伤情鉴定,直接确认履行赔偿,既省时又减轻了当事人经济负担。

探索创新,减诉利民。面对道交事故多发高发、索赔流程涉及单位多、环节复杂的现实情况,为减轻公安交管、法院行政审判资源压力,大通区创新推出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四调联动”机制,有效打通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保险行业调解之间的衔接堵点,推动道交事故纠纷多元化解,实现了调解在时效、质量与效果上的“三提升”。近5年来,累计成功调解道交案件2076起,调解成功率100%,涉案金额4700多万元,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99%以上。这份成绩的背后,得益于“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高效运转。该机制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了从责任认定、调解办理到司法确认、保险理赔的全流程无缝衔接,既提升了办案效率,更减轻了群众诉累,使生硬的事故认定、裁定判决通过调解软化实现当事人发自内心的即时接受认可,为高效处置辖区道交纠纷提供了坚实基础。

既解法结,更解心结。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道交调委会始终注重传递司法温度。面对“手帕硬币”案这类特殊情形,调解团队坚持“情、理、法”相融的工作方法,既恪守法律底线,又体察个案实情,在规则刚性与化解柔性间寻求最佳平衡。调解室内,十六面锦旗默默见证着化干戈为玉帛的暖心故事——其中胡某某案件当事人共同赠送的“专业专注解民困,调解服务暖人心”锦旗,不仅彰显矛盾化解的成效,更成为衡量司法温情温度的重要标尺。

专业支撑,质效并举。大通区司法部门始终将调解队伍建设作为提升调解工作质效的基础保障,选聘资深调解员入驻专司道交纠纷调解工作,调解组织负责人王中光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突出的工作业绩,先后获评“最美司法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同时依托专业力量组建的“专家会诊”机制,在重大疑难案件研判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多维度分析、专业化论证,确保每起纠纷得到精准化解。今年以来,339件道交案件调解全部实现司法确认,执行兑现率达100%。

大通区“四调联动”的成功实践,为一站式多元化解道交纠纷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