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和解

2025-09-24 15:25:06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谢家集区人民法院李郢孜人民法庭的家事调解室里,一起棘手的赡养费纠纷在法官温情调解下圆满化解,使得父子关系得以缓和。

据悉,老张与前妻于2013年离婚,离婚时因财产分配争议及小张的教育费用分担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多年未联系。今年,老张因糖尿病引起并发症,只能依靠轮椅行动,日常起居生活全靠社区工作人员照料,微薄的低保难以覆盖医疗费。在居委会的帮助下,老张向谢家集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儿子小张履行赡养义务。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走访老张住处,看到老人独居在老旧小区一楼,轮椅旁堆着药品与简易厨具,生活境况艰难。思前想后,承办法官联系小张,约定共同来到老张住处,让小张直观看到父亲的困境。

走访结束后,承办法官心里有了调解思路:家事纠纷的核心从来不是“法”的冰冷判定,而是“情”的温暖修复。起初小张在电话里情绪十分激动:“他跟我妈离婚后,没有陪伴过我,十年的隔阂也不是轻易就打破的。”面对小张的抵触,承办法官没有急于反驳,而是耐心倾听他积压了十年的委屈,小张语气也渐渐从激动转为平静。

调解当天,在承办法官的引导下,老张终于向儿子袒露心声:“这些年我一直没敢联系你,是觉得对不起你和你妈,怕你不肯原谅我……”说着,老张再次红了眼眶。小张看着父亲愧疚的模样,想起昨天在父亲住处看到的景象,心中的委屈渐渐被心疼取代。

看到父子俩态度软化,承办法官趁热打铁,向小张释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的法律规定,明确“赡养义务不会因父母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同时也提醒老张,后续要多与儿子沟通,让亲情慢慢升温。最终,在承办法官见证下,父子就赡养问题达成调解协议。此次调解既保障了老人晚年生活,也续接了断裂多年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