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买卖起纠纷 法官巧调解促双赢

大通区人民法院孔店法庭温情化解商事矛盾

2025-09-12 16:46:07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市场经济浪潮中,买卖交易是维系经营运转的纽带,而货款纠纷却时常成为商家间的“绊脚石”。近日,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孔店法庭立足“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理念,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成功化解一起食品买卖合同纠纷,既维护了供货方的合法权益,又为经营困难的商家留出周转空间,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双赢效果,让司法温度温暖市场主体。

2024年,小王在当地经营一家火锅店,为保障食材供应,他长期从某食品商行采购经营所需物资。起初,双方合作顺畅,食品商行始终按约定准时送达货物,可随着合作推进,小王却因火锅店经营周转问题,拖欠了4万余元货款迟迟未付。食品商行多次上门或电话催要,小王总是以“资金紧张”“生意不好”等理由推脱,这笔拖欠的货款成了压在食品商行经营者心头的“烦心事”。在多次协商无果后,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食品商行无奈之下向大通区人民法院孔店法庭提起诉讼,要求小王支付拖欠的4万余元货款及相应利息。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梳理案情,并根据原告食品商行提供的联系方式,尝试与被告小王取得联系。然而,电话拨通后却提示“已停机”,沟通陷入僵局。但承办法官并未就此放弃,而是通过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联系社区网格员等多种途径,多方打听、层层核实,最终成功获取了小王的有效联系方式,为案件推进打通了关键“梗阻”。

眼看庭审日期临近,小王却始终未按要求到法庭应诉。承办法官再次拨通小王的电话,经过耐心沟通,小王终于敞开心扉:“不是故意不还,只是火锅店生意不景气,每天要承担员工工资、水电费等各种开销,手头实在周转不开,真的没办法一下子付清。”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承办法官结合案件事实仔细分析:一方面,小王对欠款事实无异议,案件权利义务关系清晰,具备调解基础;另一方面,若简单判决,可能会加剧小王的经营困境,甚至导致火锅店倒闭,既不利于货款执行,也可能引发新的矛盾。秉持着“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原则,承办法官决定优先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尽力为双方寻找“平衡点”。

为方便小王参与调解,承办法官主动指导其通过微信小程序登录线上出庭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开启“云端调解”。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先是向小王详细释明相关法律规定,明确拖欠货款拒不支付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强调“诚信是经营之本”,引导其认识到及时履约的重要性;随后,又转而与前来法庭的食品商行经营者沟通,从“同为经营者”的角度出发,耐心劝导换位思考,理解小王当下的经营难处,建议双方各退一步,通过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方案。一次沟通、两次劝说、多轮协商…… 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食品商行经营者逐渐放下了心中的不满,小王也承诺会尽力筹措资金还款。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小王分批次向食品商行支付拖欠的4万余元货款及利息,第一笔款项于约定日期前先行支付。

调解协议签订后,承办法官仍时刻关注案件履行情况。约定的第一笔款项支付期满后,承办法官主动联系食品商行了解情况,得到的回复令人欣慰:“小王不仅按时足额支付了第一笔款项,还多付了1000元,说是希望能尽快还清欠款,感谢我们的理解。”

这起食品买卖合同纠纷的成功调解,是大通区人民法院孔店法庭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孔店法庭始终将调解工作贯穿于案件审理全过程,针对商事纠纷特点,灵活运用“线上+线下”调解模式,既坚守法律底线,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又注重传递司法温情,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全力化解矛盾、定分止争。未来,大通区人民法院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用一个个公正高效的案件处理,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