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巧调析产纠纷唤亲情

2025-08-28 17:04:48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谢家集区人民法院望峰岗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分家析产纠纷,最大程度帮助当事人弥合亲情、消除矛盾。

老武与小静系父女关系,二人共同共有一处房产,且未就该房产的共有份额作出约定。老武诉称,自房屋交付以来,该房产一直由小静居住使用,自己多次要求入住均遭拒绝;期间,他也曾多次与小静协商分割房产,同样遭到拒绝。出于无奈,老武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决小静按该房产50%的份额向其支付钱款,同时确认该房产归小静所有。​

小静则辩称,自己从未阻止父亲老武居住,双方主要因房产的出资、还贷及装修等问题存在分歧,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承办法官初步了解案情后,发现双方意见分歧较大,且均表示无法与对方沟通,执意要求开庭判决。庭审中,双方充分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与看法。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精准剖析了案件的矛盾症结,仔细梳理了争议焦点,并及时调整调解思路,考虑到双方系父女这一特殊关系,若处理不当,可能对日后生活、养老等问题留下隐患,承办法官决定再次组织调解。​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先是单独与老武促膝长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逐条解释分割的法律依据,同时提及女儿从小到大的成长点滴,引导他回忆父女间的温情瞬间;随后又与小静耐心沟通,既明确指出房产共有状态下双方的合法权益,又从“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出发,分析父亲晚年居住需求的合理性,还结合家庭伦理中“父女情深”的维系之道,帮她梳理情绪中隐藏的委屈与误解。在分别疏导后,承办法官再将二人请到一起,让他们面对面倾诉各自的难处与想法,适时用身边类似的亲情修复案例现身说法,一点点化解彼此心中的坚冰。最终,双方放下芥蒂,同意调解,并就案涉房产归老武个人所有等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此案的成功调解,既避免了矛盾升级、消除了社会隐患、维护了家庭和谐,更彰显了家事审判中以和为魂、以情为脉的工作理念,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