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为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切实保障辖区内独居、孤寡、高龄老人的居家安全与生活质量。近年来,新庄孜街道通过“入户关怀 + 隐患排查 + 智能安防”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为辖区老年群体织密“安全网”,打造 “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银发族真正实现“老有所安、老有所依”。
精准服务:叩响家门更叩响心门
积极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新模式,以增进群众福祉为目标,为老年人多方位编织人文关怀的幸福网。以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精心设置文化娱乐、日间照料、健康理疗等功能室。在这一过程中,激励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投身于养老服务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更贴心、更优质的服务,让养老服务中心成为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温馨家园。清晨八点,社区网格员带着“民情日志”和安全排查清单,敲响了独居老人花允兰的家门。这支由网格员与志愿者组成的“银龄守护者”小队,正逐户走访辖区的重点老年家庭。每到一户网格员都会详细记录老人健康状况、居家安全隐患和紧急联系人等信息,同步排查燃气阀门松动、电器超期使用等安全隐患。同时依托网格党支部、党员志愿者和邻里互助的力量,与存在安全风险和生活困难的独居老年人形成“一对一”结对帮扶,建立“一户一档”资料台账。截至目前,对辖区内100余名独居老人开展巡视探访,提供必要的帮助,让老年人“老有所依”,打通服务老人的“最后一公里”。
长效机制:编织“三级响应”关爱网络
建立可持续的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一站式服务,基本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解决“老有所养”。通过“家庭—社区—社会”三级响应机制,将短期关怀转化为长效守护。家庭端,网格员上门安装烟感报警器,推广“亲情绑定”智能系统,子女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看老人家中的智能烟感、门磁传感器数据,一旦有异常,系统自动向子女预警。社区端,网格员定期通过“敲门问候+电话回访”双线服务,实现常态化关怀。同时针对助餐需求,社区食堂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爱心套餐”,并推出“扫码点餐、配送到家”服务,让行动不便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热乎饭。社会端,社区积极链接资源,与社区服务站建立“绿色通道”,为高龄老人提供上门义诊服务,让更多老人享受实惠。截至目前,累计为5户老年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200余人,助洁服务20人次,助医服务80人次。让养老服务“看得见摸得着”,让老年人真正实现变“居家养老”为“居家享老”。
多元共治:志愿暖老传温情
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核心作用,搭建沟通桥梁,凝聚各方力量。联合物业加强社区适老化设施维护与建设,打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依托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伍作用,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沟通、微信留言等多种方式,实时掌握独居老人生活状况及需求。同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老年学习点为平台,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老年人开展歌唱班、文艺汇演等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世界,达到“老有所乐”。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社区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让他们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安享晚年。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老年学习点为平台,组织的各类文化娱乐活动10余场次,文艺汇演吸引800余名群众观看。同时定期开展老年人居家安全巡检、健康义诊、防诈骗宣传等活动,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邻里互助小组等形式,为老人提供常态化关怀,并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关爱队伍,共同营造“老有所依、老有所安”的温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