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近年来,田家庵区公园街道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社会治理的难点、痛点,持续深化“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把网格化精细治理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精准化服务水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党建引领织密网格“红色网”。将党建与网格化工作有机结合,从居民关心的关键小事入手,打造“微阵地”,提供“微服务”,做实“微治理”。按照“就近、类聚、小型、灵活”的原则,将9个社区精细划分为52个网格,设置“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三级治理体系,通过缩小治理单元,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推动社区治理向“精治”升级。积极探索“网格治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工作力量,把干部、党员、退役军人、社会志愿者、物业楼栋长、居民单元长都充实到社区的“大网格”中,打通各个“节点”,及时准确把握网格内的信息,力争做到网格内“党的建设、法治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各项工作,实现“多网合一”,同心构筑网格“温馨大家园”。
聚焦解决群众愁盼“暖人心”。建立“收集-办理-复盘”闭环机制,聚焦居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热点难点问题。本着矛盾纠纷早摸排、早发现、早化解的工作思路,网格员日常走访,了解社情民意、主动服务群众,将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矛盾纠纷、社会保障等工作做到一事一报。问题收集后,由社区讨论研究解决方案,有针对性地为居民解决困难。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对事件办理情况进行通报,并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建议。通过提出议题、协商议题、监督落实、事后复盘四个环节,成功解决1000余个群众反映突出问题,涉及房屋修缮、路面改造、环境美化、小区物业等方面,充分调动起社区居民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大家的事大家干、群众的事群众办。
多元共治为民服务“下好棋”。以“小网格”编织“大服务”,将网格化治理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正向制定针对困境儿童、独居老人、失独家庭、残疾人等各类特殊人群制定详细的“服务清单”,反向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聊天等形式,全面了解辖区居民民生需求,完善“需求清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等进社区报到,开展特殊人群上门慰问走访347次,受益570余人次;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暑期托管班”,为60余名少年儿童提供假日培训和课余辅导;广泛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纠纷412起。让基层网格成为传递党的声音、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平台,推动社区治理由“多头”“碎片”向“系统”“精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