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大通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强化四项举措,紧抓普法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管理、公共法律服务等工作,助力提升辖区群众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满意度和认可度。
聚焦重点对象,精准宣传引导。紧扣百姓需求,常态化组织广大干警深入基层开展分层分类、灵活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同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干警集中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积极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参与各类普法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集中普法活动95场次、受众6000余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1500余人次,帮助解决疑难复杂法律问题60余件次。
强化矛盾排查,注重源头防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加强日常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基础上,针对敏感时段组织司法干警、人民调解员认真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积极推动 “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建设,协力构建“采集上报、审查受理、指派调解、处理反馈、核查结案、跟踪回访”闭环流程,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95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1件(书面调解154件,口头调解547件)。
严格监督管理,抓实矫正帮教。加强对重点人员日常监督管理,对重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再梳理再摸排,落实“精细”矫正帮扶,常态化开展党员干警与重点矫正对象“一对一”帮教模式。同时依托辖区新四军纪念林等红色资源,打造“点亮”工作室矫正品牌。今年以来,共开展集中宣告9次,红色教育基地等帮教活动3次,落实帮教期内安置帮教对象595人,协调落实困难救助4人,落实重点对象“必接必送”12人。
立足便民利民,做好法律援助。扎实开展“法援惠民生 为民办实事”品牌建设,突出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坚持将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对有特殊原因或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进行上门服务,做到应援尽援,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覆盖率和满意度。今年以来,累计接待咨询服务1500余人次,承办法律援助案件270件(刑事案件242件、民事案件2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