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淮南市潘集区司法局准确把握和理解《社区矫正法》的立法宗旨,大力推进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实践符合本辖区实际的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机制,打造了具有潘集特色的社区矫正“片区协作”工作模式,着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发展,促进和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明晰职能定位,种好“责任田”。按照“统一组织、分步实施、片所协同、逐步脱钩、确保安全”原则,制定《潘集区社区矫正“片区协作”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潘集区社区矫正大队协作区业务办理流程》,成立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为组长的潘集区社区矫正“片区协作”工作领导小组,以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模式、探索实践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明确社区矫正协作区、司法所的工作职责,根据片区内常规业务和乡镇中心工作实际灵活调配司法所工作人员,依托派出所、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专业力量共同推进社区矫正协同化,以“1+1>2”的效果实现“平安护航共治提升”目标。
打破地域局限,贯通“主干道”。坚持“统一指挥、统一执法,互相配合、协同作战”,整合相关资源,建立3处社区矫正协作区,构建起以社区矫正执法大队为中心,协作区分区域管辖的垂直执法体系,形成“面上推进”“点上打造”“点面结合”的“补位式”工作新格局。通过购买服务、招聘司法协理员、乡镇推荐、人员调剂等方式,为社区矫正“协作区”配备3至5名社区矫正专职工作人员。“协作区”设置片区负责人(片区长)1名,实行司法所所长“轮职制”,社区矫正“协作区”覆盖的司法所所长坚持一季度一轮职担任片区负责人,形成协作区与司法所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工作模式。
坚持创新理念,守稳“桥头堡”。结合《淮南子》传统文化,创新打造“居正”文化品牌,探索与实践社区矫正“七化”模式,延伸文化输出内涵。实现以“严矩矫正”聚焦安全稳定,实现管控严格化;以“循矩矫正”聚焦协调联动,实现作战集团化;以“明矩矫正”聚焦日常教育,实现教育多元化;以“稳矩矫正”聚焦纾困解难,实现帮扶社会化;以“束矩矫正”聚焦智能监管,实现矫正信息化;以“守矩矫正”聚焦依法矫正,实现执法规范化,以“新矩矫正”聚焦改革创新,实现工作特色化。截止目前,共计制作文化宣传展牌13个,印发宣传彩页2300余份,组织开展“居正”文件课堂20余次,教育矫正对象近600余人次,文化输出效果显著,群众反馈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