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颗树引十年纠纷 巧调解干戈化玉帛

2023-08-29 15:22:00    来源:淮南长安网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感谢陈书记帮我解决了十几年的困扰……”近日,家住新建社区的鲁先生来到社区信访接待室表示感谢。

原来,在十几年前,朱大娘老屋前的几棵大杨柳树被邻居鲁先生找人放倒卖了600元钱,装入了自己腰包。朱大娘看到后便不愿意了,认为自家屋前的树被卖了,钱应该揣在自己兜里,便找到鲁先生理论。但是,鲁先生却认为这几棵树是自己栽种的,且在自己精心照料下这几颗树才长得笔直粗壮,不能因为种在你屋前便成你家的了。双方就树的归属权各执一词,一争就是十几年,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们作为城市老城区,矛盾相对较多,如何做好千家万户的工作、化解或大或小的矛盾纠纷,将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做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考题’。”新建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志军意味深长的说。

面对长达十年之久的邻里恩怨,陈书记在接到信访件后,认真分析研判,认为调解矛盾不能耽误,不能让邻里情演变成不能调和的邻里仇,便召集“邻里帮帮团”成员,对信访事项开展实地走访调查。

经查,新建村经过棚户区改造后,鲁先生和朱大娘早已搬离了原来的住处,由于年代久远,找不到相关人证物证证明这颗树是朱大娘的。当鲁先生拿出十年前朱大娘子女写的证明这几棵树是鲁先生的字据,以及回忆这么多年如何去精心培育这几颗树的经历,“帮帮团”成员心中有了答案。但是考虑到朱大娘年事已高,怕老人接受不了事实,“帮帮团”成员决定从“远亲不如近邻”角度着手打感情牌。经过几番耐心调解,朱大娘最终接受了这几颗树不属于自己的事实,最后认为自己确实不该因为这几颗树经常与鲁先生发生争执,自己确实不在理,纠缠了十几年的恩怨,最终一笑泯恩仇。

信访问题绝大多数发生在基层,重点、难点也在基层。近年来,毕家岗街道老路新探,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信访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信访”新路径,依托社区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将公安、法院、司法、城管等部门与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以及社区组织有机融合,成立由老党员、人大代表、退伍军人、社会律师、热心群众等118名成员组成的“邻里帮帮团”调解组织,并根据成员特点分为“最可爱的人、爱心妈妈、白衣天使、公平维护者”等5个特色小组,组建一支有威望、办事公、能力强、热情高的群众性+专业化调解组织,推动形成基层信访工作合力。

“帮帮团成员”把信访工作战线拉到最前沿,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围绕邻里纠纷、家庭纠纷较多这一显著特点,凭借调解经验,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形成了贴近百姓、法理结合、促进和谐、群众满意的调解氛围,成为来访群众的“贴心人”。自2019年底成立以来,“邻里帮帮团”调解矛盾2020余起,邻里帮扶500余次,促进了邻里融洽、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