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案中见证刑侦“真功夫”

2020-09-30 16:49:37    来源:安徽法制报   点击数: 字体:[缩小] [默认] [放大]

淮南长安网讯 9月9日,淮南市公安局举办全市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岗位技能比武竞赛,12个分、县局120余名选手参赛。这已是淮南公安机关第三次举办刑事比武活动,以此来推进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能力和水平。近年来,淮南警方高度重视刑事技术工作,积极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相继投入2000余万元,紧抓现场勘查、检验鉴定、信息化建设三项基本工作,强化理念引领,健全运行机制,铸造了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的“利剑”。

练精兵,提高现场勘查水平

现场勘查是侦察破案的起点和基础,是获取线索和证据的主要来源。淮南刑侦部门严格落实“一长四必”机制,紧抓现场勘查重要环节,苦练基本功。练兵中,从提高现勘质量入手,加强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锻炼。组织技术民警学习现场勘查方面的新技术、新方,在比武场上比能力、看水平法,及时研讨总结重大、有影响案件的现场勘查经验得失,着力在提高现场痕迹物证的采集率与利用率。同时,大力开展岗位技能比武竞赛活动,比谁勘查现场多,比提取有效的痕迹物证看谁提取多,比认定的案件看谁认定的嫌疑人多。

2016年至2017年间,淮南寿县涧沟、丰庄一带发生多起针对独居老妇的侵害案件。犯罪嫌疑人手段残暴,劫财强奸。在现场遭到破坏的不利条件下,刑事技术人员坚持细致勘查分析,认定此系列案件是串案,系同一人所为故绕样本采集、比对、鉴定,在生物样本上找出蛛丝马迹,获得重大突破。最终面对扎实的DNA证据,犯罪嫌疑人张某艺如实供述其犯罪行为。

2020年以来,淮南刑侦部门直接勘查各类案件现场5000余起,在500余起案件中提取手印、足迹和生物检材等有效物证。

强技术,锤炼破案的杀手锏

为提升刑事科学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实战效能,该局刑侦部门强抓现场勘查、DNA、指纹、足迹系统的实战应用,按照发案一起、勘查一起、录入一起、比对一起的要求,将现场勘查信息和物证信息等及时录入系统。对物证信息进行全方位深度研判,提升痕迹物证的自动比对,增强信息研判、案件串并力度,为打击破案提供有力服务支持。

1995年8月25日,该市某小区胡姓一家三口被杀死于家中,均系被他人用锐器致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作案手段残忍,后果特别严重,影响十分恶劣。案发后,专案组先后开展大量艰苦细致的侦查工作,并多次派员携带现场物证分赴全国各地进行侦查,但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20多年来案件一直没有进展,侦破工作陷入僵局。

2019年年初,该局党委要求刑警支队重新成立专案组,以新型高科技手段为核心手段,抽调精干警力全力攻破此案。新专案组围绕生物检材再次进行细致检验,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在大致范围之中,再调整工作重心,缩小排查范围。措施立竿见影,嫌疑人“踪迹”渐显。7月11日,犯罪嫌疑人杨某被成功确定。经近15个小时的艰苦排查、守候,专案组在火车站东边一“城中村”将杨某抓获。在证据面前,杨某心理防线被彻底击垮,如实供述了其杀人抢劫的犯罪事实。

新科技,终结28年的逃亡路

淮南刑侦十分重视刑事技术的规范化管理,在立足本地破案的基础上,采取本地案件和全省全国下发的协查案件,周边省份及高危地区案件,命案积案和大案要案的分级指令和优先查询等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协查工作效率。

1992年10月4日下午,该市3路公交车上几个酒后青年因买票发生纠纷,其中一个叫王某胜男子手持三棱刮刀将徐某强、徐某壮和杨某利捅伤,徐某强和杨某利因抢救无效死亡。涉案人员在公安机关的几次行动中分别落网,但绰号叫“三木匠”的王某胜在却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

时隔28年,几代刑警其锲而不舍,通过刑事新科技和30万条数据信息,最终成功获取了一条重要线索,王某胜极有可能藏匿在重庆市的偏僻深山中。

今年8月初,专案组在重庆警方的大力支持下,锁定忠县石保镇某偏远村落的一名卸沙工“刘志福”。所有信息综合研判后,专案民警断定,此人正是逃亡了28年之久的王某胜。经审讯,王某胜对1992年在公交车上致两死一伤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扎实后劲足。万家平安的静好岁月中,渗透着淮南公安技术刑警的执着奉献和辛劳汗水。新时代,新使命。淮南刑事技术工作将立足于“合成作战”、“信息化”和“智慧警务”,不断取得新发展、新进步,让侦查破案插上科技的翅膀。(安徽法制报通讯员 王东田 安徽法制报记者 徐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