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长安网讯 为切实保障涉民生案件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让司法判决从“纸上权益”变为“真金白银”,10月28日,潘集区人民法院响应市中院统一部署,同步启动“徽动执行”之守护民生专项集中执行行动。当日清晨6时50分,30余名执行干警整装集结,随着副院长代奇一声令下,多支执行队伍迅速奔赴执行现场,一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执行攻坚正式拉开帷幕。
巧寻线索破“躲猫猫” 上门敦促促还款
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申请执行人在淮南市田家庵区经营烟酒茶店。2022年9月起,被执行人以“赊账”方式多次从其店铺采购茶叶、烟酒,2023年1月双方通过微信对账,确认被执行人尚欠货款2万余元。虽经申请执行人多次催要、法院调解达成还款协议,但被执行人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申请执行人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通过线上查控未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财产,且多次联系均无果。此次专项行动中,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称被执行人已返回家中,执行干警立即前往其住所,却未发现被执行人踪迹。细心的干警注意到院落内停放的车辆,发现车内留存的挪车联系号码,拨通后确认系被执行人本人,且从其家属口中核实,被执行人正躲在反锁的房间内。执行干警当即向家属释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劝告被执行人主动出面。最终,被执行人打开房门,被依法拘传至法院。
在法院内,执行干警再次耐心释法析理,告知其逃避执行的法律风险。被执行人终于转变态度,当场支付5000元执行款,剩余款项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此外,执行干警还发现该被执行人在法院另有一起标的1万余元的执行案件,其亦当场筹措8000元,剩余欠款同样达成和解。
司法拘留“敲警钟” 当场履行案结事了
另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中,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本是熟人。2016年4月,被执行人因工程资金周转需要,向申请执行人借款6万余元并出具借条。借款到期后,经申请执行人多次催要,被执行人拒不偿还,申请执行人遂诉至法院。双方虽在诉前达成调解协议,但被执行人始终未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执行程序启动后,线上查控未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财产,执行干警多次依法传唤,其均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配合。此次专项行动中,执行干警联合申请执行人前往被执行人居住小区,成功在其家中将其找到,并依法传唤至法院。面对干警的耐心劝导,被执行人仍以“无履行能力”为由推诿,且拒绝制定还款计划。
为维护司法权威、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法院依法决定对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就在执行干警准备将其送往拘留所时,被执行人终于意识到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当场筹措资金3万元欠款支付给申请执行人,剩余款项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同时,执行干警核查发现该被执行人另有一起标的9万余元的执行案件,其亦当场支付3万元,剩余欠款达成还款协议,两起案件均实现高效执结。
本次集中行动,共拘传6人,拘留1人,达成和解5件,执行到位金额15.3万元,张贴公告10处。